吃「粽子」有正確順序! 醫曝這樣吃可延緩血糖上升、減少負擔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端午開吃粽子,但你知道吃粽子的正確順序嗎?台北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黃如薏提醒,吃粽子得留意食用順序,建議先吃青菜、湯品,再吃粽子,不但可以延緩血糖上升,蔬果的膳食纖維亦可促進腸胃蠕動,減少健康危害。而粽子千萬不可以當做點心吃,最好正餐食用,且一日一顆為限。 粽子是端午節最應景美食,常讓人忍不住一顆接著一顆,然而,醫…
- 2025-05-28
- 陳 鈞凱
營養師揭秘!三高患者只能中午吃湯圓 光吃2顆「下頓飯量得減半」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慶祝元宵節「小過年」,不少人首選吃湯圓,但湯圓作為高熱量和高糖分的食物,營養師揭露數點入口之前得要斤斤計較的關鍵數字!光以份量,兩顆包餡甜湯圓或20顆紅白湯圓,就等於半碗飯,因此,正餐飯量就必須減量一半;而三高患者更只適合在中餐吃湯圓,否則可能無法有足夠時間消耗熱量。 營養師陳詩昀,湯圓對於有腸胃問題或患有高血糖、高…
- 2025-02-11
- 陳 鈞凱
月餅堅守「一天一顆」原則最健康? 營養師驚爆這樣吃照樣出事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秋節不吃月餅,總覺得沒有過節氣氛,那麼嚴守「一天一顆月餅」分天吃總可以安心了吧?錯!營養師強調,別以為天天都吃一顆月餅也行,因為這麼做對於高齡、糖尿病病人的油脂與糖份的負擔還是太大,建議盡可能不要連續不間斷的每日吃月餅,三餐飲食一定要均衡。 國人健康意識抬頭,已經有越來越多人在選擇月餅時,會先看一眼熱量標示,瞭解吃…
- 2024-09-13
- 陳 鈞凱
中秋轉瘋蛋黃酥 小顆不胖?營養師曝真相「1顆=半碗飯+3茶匙油」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秋節挑「小顆的」吃就不胖嗎?小心誤踩地雷。近年中秋節最熱門的應景月餅,不少人偏愛個頭看起來小小的蛋黃酥、鳳梨酥,但營養師提醒,每一顆50公克的蛋黃酥就有240大卡的熱量,相當於半碗飯及三茶匙的油,而鳳梨酥則相當於半碗飯加上兩茶匙的油,連熱量最低的冰皮月餅也有半碗飯及一茶匙的油,含醣量同樣不低。 一般人怕胖,攝取月餅…
- 2024-09-09
- 陳 鈞凱
4顆=1碗飯!春節最後變胖陷阱 湯圓元宵這樣吃熱量大減40%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過年進入尾聲,春節最後一個高潮,就是俗稱小過年的「元宵節」,應景都要吃上各種湯圓或元宵食品,但市售湯圓或元宵可謂是熱量大魔王!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科長林冠蓁指出,光是4顆湯圓下肚,熱量相當於吃了一碗飯,得拚命騎單車1小時才能消耗;而營養師建議只要善用蔬果、用豆腐取代部分糯米,自己動手 做湯圓,熱量可以一口氣減少…
- 2024-02-19
- 陳 鈞凱
比排骨酥可怕!營養師揭「最肥火鍋料」是它 一口近百大卡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過年親友團圓圍爐、朋友聚餐,吃火鍋最適合天冷也最省事,但吃火鍋你都加什麼料呢?小心加一加就快等於一碗白飯的熱量!營養師楊哲雄提醒,以一天2000大卡為例,扣除掉早餐,午、晚餐大致可各吃約800到900大卡,再扣掉副餐的白飯或泡麵(一碗約250大卡)、火鍋湯(昆布湯一碗10大卡)、梅花豬一份400大卡,一般人只剩下大約…
- 2024-02-08
- 陳 鈞凱
冬至湯圓藏危機 健康人也不宜!營養師:包餡湯圓一次不能超過2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週五(22日)就是24節氣中的「冬至」,不少人都習慣吃上一碗湯圓象徵團圓,也代表又增加一歲,但台北慈濟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林書婷提醒,冬至湯圓藏危機,不只糖尿病、腎臟病和高血脂等慢性病人及老年人要注意食用量,一般人也不能輕忽,因為大顆芝麻餡、花生餡湯圓,1顆就相當於4分之1碗飯的熱量,若再配上紅豆湯、花生湯等甜湯湯底,…
- 2023-12-20
- 陳 鈞凱
戳破「小月餅」不肥迷思 衛福部:手掌心大的它=一個雞腿便當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秋節團圓免不了要吃月餅,但月餅高油、高糖,國健署提醒,就算是看似輕巧、比手掌心還小的港式蛋黃蓮蓉月餅,一顆約185公克,將近800大卡,相當於一個雞腿便當的熱量;而一顆約50公克的鳳梨酥,也往往超過250大卡,相近於1碗白飯的熱量。建議吃月餅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份量,並補充膳食纖維和多元營養素,才能為健康加分。 國健署…
- 2023-09-30
- 陳 鈞凱
最大問題不只是熱量!吃粽下肚 營養師驚曝「隱藏地雷」其實是它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端午節吃粽子,不分南北粽,其實熱量還只是小問題,營養師黃威杰點出,一般民眾只知道粽子熱量高,但其實粽子還隱藏有一個飲食地雷,那就是粽子的營養素比例,油脂、碳水化合物各一半,其實蛋白質明顯不足。而國健署更建議,吃粽子一定要增添蔬果攝取,尤其,研究已顯示。每天攝取5份蔬果的人,與每天只吃2份蔬果的人相比,死亡風險降低13…
- 2023-06-22
- 陳 鈞凱
不想發胖「粽子取代白飯」還不夠! 營養師教吃粽四大招身體才沒負擔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端午連假快到了,除了安排外出旅遊,不少人最期待的就是大吃粽子,但一顆粽子熱量堪比便當,怎麼吃才不會誤踩熱量地雷,營養師就分享吃粽四大妙招,包含:「粽子取代白飯」、「進食四步驟」、「一天一粽」及「搭配彩色蔬果」,尤其蔬果建議選擇花椰菜、甜椒或奇異果等,補充足夠膳食纖維、營養均衡,才能輕鬆享受粽子的美味又不發胖。 營養師…
- 2023-06-18
- 陳 鈞凱
【CNEWS】「沙其馬、波蘿、花生」最愛哪個? 柯文哲爆金句「愛恨不需要理由」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 王聿瀠 /台北報導 #柯文哲 #花生 #沙其馬 ?完整直播 【2023/2/24 【踢批批開講/特別企劃】9天白沙屯談感想!鐵人柯文哲周末再戰「一日北高」! 結緣品大開箱!柯P愛「這」勝花生?!feat.柯文哲】 ?https://bit.ly/3YWYOQp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reurl.cc/qd35LD …
- 2023-02-26
- 王 聿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