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 匯流新聞網

TAGS

中醫
共找到 86 篇文章.
READ MORE

【有影】電針搭配行為療法 中西合併緩解「過動」症狀見效

▲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強調中醫也能有效治療小兒過動症及妥瑞氏症。(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西合併,治療緩解兒童的過動症狀見效果。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9)日表示,根據中國大陸臨床實驗證明,利用中醫的電針加上西醫的行為療法,能顯著緩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小朋友的症狀,且接近8成可以獲得長期的緩解,減少復發率,類似療法目…

READ MORE

跟經前症候群說掰掰! 中醫師教妳穴道按摩不求人

▲很多女性在月經前,或多或少都會冒出各種不適的經前症候群。(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很多女性在月經前,或多或少都會冒出各種不適,這些擾人的經前症候群,包括頭痛、頭暈、噁心想吐、乳房腫痛、小腹悶脹、手腳水腫甚至拉肚子等,妳中了幾項呢?想緩解經前症候群,與其臨時抱佛腳,中醫師提醒,平日不妨可按摩身上的這幾個穴道,舒暢氣機。…

READ MORE

抗癌冒出副作用攪局 這招輔助治療減少6成病人不適

▲奇美中醫配合會診癌症病人,10年期間已診治逾千人次(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抗癌「中西合併」有助病人緩解不適。奇美醫學中心推動「西醫住院病人中醫腫瘤輔助醫療」試辦計畫,10年期間,已診治超過上千人次的癌症會診病人,根據該院統計,在接受中醫輔助治療後,因為接受抗癌治療產生的噁心、腹瀉、掉髮、味覺改變、食慾降低、體重改變…

READ MORE

長期追蹤證實 中醫治療有助減少失智症患者排尿困難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胡照鑫/台北報導 對於失智症患者與家屬來說,排尿障礙可說是最困擾問題之一,許多患者必須長期依賴導尿管,根據國內最新研究報告發現,失智症患者接受西醫治療之外,若輔以中藥與針灸治療,大幅降低減少安裝導尿管的機率。 這項研究由衛福部桃園醫院泌尿科、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與台北市立連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共同主持,針對3982名失智症患者進行研究,一…

READ MORE

6旬婦不控糖,中醫「山藥止渴茶」維穩

匯流新聞網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罹患糖尿病的60歲施姓婦人,控糖不佳又不願施打西醫胰島素,經過中醫檢查後發現,患者易出現口乾、疲倦、夜尿,手指末端麻木等狀況,之後以中藥治療4個月,糖化血色素明顯降低已不需要打針。中醫師建議,控制血糖飲食應以高纖低糖低脂食物為主,或自製山藥止渴茶,1星期喝2-3次,再搭配西藥服用都能有效降低血糖。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

READ MORE

大魚大肉痛風糾纏 過年飲食記得節制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胡照鑫/台北報導 過年總是少不了豐盛大餐,很多人回家就是乖乖被媽媽餵食,減肥這檔事總是年後再說。不過醫師提醒,要是餐餐飲食無忌,當心急性痛風找上門。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陳稼洺表示,去年一名43歲的男性患者,平時體重過重,過年期間因為心情好飲食沒節制,大魚大肉加上猛灌啤酒,過幾天夜裡就突然因為腳趾關節疼痛驚醒,發現痛處不但紅且腫、…

READ MORE

揮別過敏鼻炎 記得每天三次護鼻健康操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胡照鑫/台北報導 天氣冷熱溫差、PM2.5細懸浮微粒等因素,容易讓人一早起床就鼻子癢、鼻水流不停或是連環噴嚏,一天的好心情都沒了。過敏性鼻炎是一種高盛行性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臨床上可分為間歇性與持續性,要是控制不佳還會導致氣喘、鼻竇炎和中耳炎等併發症,嚴重影響睡眠品質、課業和學習能力。 研究指出,罹患過敏性鼻炎的人注意力較不集中,記憶力也…

READ MORE

月牙少、變形,指甲恐洩露你的健康隱憂

匯流新聞網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現在人工作繁忙、壓力大,對自身健康狀況自然容易忽略,或許可藉由指甲變化來發現健康是否已在「示警」。若指甲凹陷與肝膽腸胃系統有關、月牙大小關乎生育等,但醫師也表示,並非所有的指甲都是疾病的徵兆,還是需要配合其他表徵才能正確的診斷。 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賴睿昕表示,指甲呈現粉紅,且會閃耀反光就是健康的指甲,也代表心臟功能、血液循環良…

READ MORE

天冷易疲倦、手麻,試試頸部熱敷!

匯流新聞網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冬季寒冷,血液循環變差,很容易產生疲倦、呆滯甚至手麻頭暈等情形。有名25歲畢姓粉領族,晚間使用電腦時,突然頭昏手麻,原來是因為低頭、前傾的時間太久,頸椎曲度拉直導致血液循環受阻,中醫師建議,這時可利用頸部熱敷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四肢的僵硬,疲勞自然而然也能消散。 畢佳容由於擔任會計一職,常常加班到凌晨,返家後也喜好熬夜窩在電腦前…

READ MORE

年終聚餐後遺症,腸胃門診患者增3成

匯流新聞網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歲末年初,大大小小的尾牙、應酬在所難免,但可別滿足了口腹卻苦了腸胃,中醫師表示,近期聚餐多導致腸胃門診患者增加3成,同時因冬季氣溫改變,造成體內消化系統的不穩定,因此平時可多攝取白色、黃色食物來保養腸胃的健康。 中醫師陳峙嘉表示,腸胃保養要從日常做起,食物的顏色可作為參考。中醫五行五色的角度,白色食物顧肺與大腸,像是優酪乳、山…

READ MORE

產後別急著麻油雞補身!中醫師:要分階段

匯流新聞網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傳統坐月子習俗多,面對什麼該吃、怎麼吃,甚至歐美婦女為何不需坐月子等疑問,令不少新手媽媽做起月子來都縛手縛腳,但實際上以中醫理論來說,婦女產後處於「血不足,氣亦虛」的狀態,通常需要6~8週才能恢復到懷孕前的狀態,食補也要分自然及剖腹產的不同予以調整,原則上可依3階段進行。 傳統觀念裡,台灣婦女產後都會坐月子,但隨著現代人的生活…

  1. 1
  2. ...
  3. 5
  4. 6
  5. 7
  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