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權條款
星期一 Mon. Dec. 23, 2024
Weather Widget by interconnect/it
HOME > 標籤 > 乳癌 (Page 6)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乳癌在全球以及台灣,都是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最常見的治療方法為外科切除手術,其中有部分無法承受麻醉開刀手術風險的患者,往往得依賴又稱「海扶刀」的非侵入高能聚焦超音波消融術,卻仍躲不掉長時間手術造成皮膚、肌肉骨骼乃至臟器燒傷的風險,國衛院團隊今(13)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開發出全球首創「戒指形高能聚焦超音波系統」能大幅降低受傷…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有心要抗癌,當心半路殺出程咬金!50歲的陳媽媽罹患早期乳癌,近日發現走路容易喘、很容易沒力,檢查發現原來是乳癌已轉移至肺部,意志力堅強的她「想活久一點!」勇敢接受化療,沒想到卻被化療引發的疲憊、不適所擊敗,抽血數值常低於標準,遭「退貨」無法延續治療,被迫拖長治療間距,還好妥善處理癌疲憊的問題之後,才能順利完成療程恢復正常生活。…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年輕女性的乳癌威脅越來越大!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國人女性乳癌的標準化發生率已從1997年的每十萬人口30.09人、上升到2017年的每十萬人口78.9人,在20年期間,翻倍上升,尤其是年輕女性的發生率增長幅度比高齡族群多,醫師直指,台灣人的生活習慣、飲食西化,加上晚婚高齡產婦都是背後可能的禍首。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乳癌不但是台灣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根據衛福部最新2020十大癌症死因統計,乳癌更高居女性十大癌症死因第三位,但乳癌並非是不治之症!國健署提醒,我國實證研究顯示,大規模乳癌篩檢能降低41%的乳癌死亡風險,並減少30%的晚期乳癌發生率;定期乳房X光攝影檢查確實可達到早期發現、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女性終其一…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癌症是國人頭號殺手,但叫癌症病人要「保重」不只是一句口號!原來根據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的調查,台灣癌症病患幾乎都逃不過「癌因性疲憊症」問題,累到根本無法接受化療,醫師指出,背後一大主因就是肌肉喪失,提醒民眾罹癌後要吃足營養、更要規律運動,每天量測體重。 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2015全台灣癌症病人之癌因性疲憊症流行病學調查…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身上出現異狀,千萬不要輕忽大意。一名40歲女性就摸到乳房硬塊卻不在意,直到平常有整脊習慣的她,一次趴下整脊時發現腫塊已經變大壓迫乳房這才就醫,檢查發現超過7公分大小的腫塊不但是乳癌,還已經合併有骨頭及肺部轉移了。 收治病人的奇美醫學中心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任陳明鎮表示,確診沒幾天,女子就因呼吸喘再度急診,檢查為「雙側肋膜積水」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少奶奶」乳房重建,男性乳癌患者也需要!今年54歲、體型瘦弱的張先生,近1年發現左前胸長出顆成人拳頭般大、合併腫脹疼痛的硬塊,就連左乳頭也頻頻滲血,就醫確診罹患乳癌,順利切除腫瘤後,卻留下10公分大小凹洞,外觀不佳,讓他心情低落,經整形外科醫師一雙巧手重建,這才擺脫負面情緒。 醫療團隊評估後轉介給整形外科,經李京軒醫師執行「闊…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女人愛護自己的健康,有項檢查千萬不能漏!根據國健署最新統計數字顯示,國內每37分鐘就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是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國健署今(5)日提醒,符合資格者應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因為透過乳房X光攝影檢查發現的乳癌,有超過8成都是早期個案。 國民健康署2018年癌症登記年報資料顯示,國人新診斷乳癌個案為1萬4217…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2020年12月公布,乳癌已躍居全球常見癌症的第一名,取代原來的肺癌。而想預防乳癌上身,還得盯緊血糖,醫師提醒,除了家族遺傳,高血糖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引發乳癌機率,比一般人提高2到4成,糖尿病前期與糖尿病的婦女,一定要注意定期進行乳房篩檢。 乳癌一向是台灣女性的最大殺手,自2006年起就…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罹患乳癌好「累」?不是你的問題,而是一種疾病!原來癌症治療常伴隨出現相當多的不適症狀,其中已被列入國際疾病分類ICD-10的「癌因性疲憊症CRF」就是化、放療過程最常見的症狀之一,醫師提醒,如果已經影響到體力無法接續正常療程,抗癌前得先從治療癌因性疲憊症著手。 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乳癌年增1萬4217人,平均不到37分…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根據國健署公布最新國人癌症登記報告,乳癌依舊高居女性十大癌症之首,且 發生年齡還比較早,發生年齡中位數落在56歲,而乳癌篩檢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關鍵之鑰,但不少女性怕疼,視乳房攝影為折磨,總心想是否能夠只做超音波就好呢?答案是不行!醫師強調,乳房攝影是主角,超音波只是配角。 國健署目前針對45歲至69歲女性、40歲至44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