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 - 匯流新聞網

TAGS

營養
共找到 32 篇文章.
READ MORE

全素DHA補充安心方案 U能生醫以科學實證守護日常營養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台北報導 隨著健康意識日益提升,現代人對於日常營養補給的需求也日漸重視。U能生醫秉持「全素、高濃度、科學實證」的品牌理念,推出涵蓋DHA、EPA、葉黃素等植萃營養素的多元產品,致力於提供安心、可靠的營養補充選擇。 U能生醫由營養學、食品科學、生物科技等領域的專業團隊所組成,U能生醫總裁暨榮譽醫學博士林宜宏表示:「我們注重每一項…

READ MORE

「南、北、粿、鹼」四大粽子少吃照胖? 各自熱量陷阱藏在這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少不了美味的應景粽子,但不管吃的是北部粽、南部粽還是粿粽、鹼粽,營養師提醒,其實都各有各的「熱量陷阱」存在,千萬得注意!像南部粽必加的花生粉,富含油脂,加越多熱量越高;而粿粽中的菜脯,鈉含量高,吃太多會增加腎及心血管負擔。 新竹國泰醫院營養師袁心表示,粽子熱量密度高,一小個大小約250公克,包了豬…

READ MORE

運動前後補營養快吃對肉! 研究曝蛋白質保留率:「它」遠勝魚、豬、牛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攝取蛋白質,得挑對「肉」吃。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指出,國內研究發現,所謂的「蛋白質保留率(protein retention)」,即數字越高代表飼料內蛋白質保留至食品內蛋白質的比率越高,以「雞肉」蛋白質保留率最高,而且雞肉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較牛羊低,建議民眾多選擇吃國產雞,還可以兼顧環保。 近年受到全球暖化…

READ MORE

青少年「膳食纖維」吃不足4成 衛福部點名:便秘、慢性病風險全飆升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青少年不夠「菜」!國健署今(12)日發布調查指出,台灣各年齡族群的膳食纖維平均攝取量皆未達建議量,其中又以13到18歲的青少年最為不足,僅達建議攝取量的33到38%,影響所及,除了惱人的便秘,還可能有礙血糖及血脂的控制。 國健署即日起至11月20日推出「穀 for U 食客吃起來」活動,串聯全台上萬間的店家,打造…

READ MORE

中秋烤錯就胖定!「三食材」是熱量地雷 營養師曝先烤它才對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秋節烤肉是台灣人特有的傳統,但放手大吃大喝的之前,得先想好不要讓體重失控、健康亮紅燈的烤肉策略!營養師強調,加工食品包括「香腸、貢丸、甜不辣」等,全是烤肉的熱量地雷,建議食材多選低脂肉類以及低飽和脂肪,像是雞肉、蝦子、文蛤、花枝、里肌肉等,同時要補充蔬果抗氧化。 烤肉有順序,營養師黃威杰表示,台灣人烤肉常會搭配「吐…

READ MORE

【有影】 減重這麼輕鬆?營養師私藏「電鍋菜單」大公開 曝「三大忌諱」不能犯

▲營養師許瓊月設計三道減重料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儀潔、韓羽婕、康弘昌、蔡霈偉 / 台北報導 還在找命定減重菜單嗎?上次分享夏日減重飲食大受好評,小編再次加碼,請託營養師許瓊月,分享三道懶人減肥料理,還有國宴主廚雷議宗,來教大家怎麼用厲害電鍋完成厲害的料理。不過這次吃貨網美陳儀潔(小肥)想吃到料理可沒這麼容易!營養師為了幫大家提升減重觀念,準備了減…

READ MORE

【有影】 夏季無痛減重飲食法!雷神煮廚「電鍋料理」一鍋3菜低GI輕鬆做

▲國宴主廚雷議宗使用厲害電鍋,迅速完成三道減重料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儀潔、韓羽婕、盧柏璁、蔡霈偉 / 台北報導 炎炎夏日減重好辛苦,除了運動之外,控制飲食也是很重要的,但現代人怕麻煩、懶得煮,而且也怕減重食物不美味,貓奴編深有感觸,為了和大家一起快樂減重,特別找來專業的國宴主廚雷議宗,來教大家怎麼用牛頭牌的厲害電鍋快速煮出一鍋多菜的瘦身美食,以及…

READ MORE

新北市營養午餐弊案 4校長更二審分別判刑2到4年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張孝義/台北報導 發生在100年間新北市發生38名中小學校長、數名主任和評選委員涉收受營養午餐廠商賄賂,20名校長已被判有罪定讞,另柯份、趙榮景、葉振翼及吳玉美4校長,台灣高等法院更二審依收賄罪各判處2年到 4年不等徒刑,可上訴。 這起纏訟12年的弊案是新北市積穗國小100年間學生營養午餐桶發現蛆蟲,引起學童食安疑慮,深入追查後竟發現…

READ MORE

6招檢測肌少症!營養師建議日常保養靠這幾招

匯流新聞網記者許哲綱、李盛雯/台北報導 肌肉流失速度比你想的還快!小心一直當沙發馬鈴薯肌少症找上門,瓶蓋扭不開、毛巾擰不乾、過馬路步伐不像以前快速?有位三十多歲的患者笑說年輕時過得完的馬路,現在都要看秒數夠長才敢過。對此,營養師高敏敏分享營養攝取懶人包和6招簡單自我檢測肌肉量,以及一些日常保養技巧,讓民眾一起遠離肌少症。 現在不只長者,許多人都開始注重自己的…

READ MORE

【Yinin Longstay專欄】蔬食與均衡營養2-2

Monkey/瑜珈老師 『空腹』與『飢餓』是完全不同的~ 空腹是身體沒有東西需要消化,而,飢餓則是大腦釋放想吃東西的慾望。 身心在空腹狀態,才能全然專注,是效率最高的時候。以前高中生時,我會在清晨四五點起床唸書,原來剛起床,不只頭腦清醒,身體無需進行消化代謝,便能將所有的能量用在所專心的事情上,無論是在閱讀,工作,寫作,運動,都能在空腹狀態下事半功倍。因為全…

READ MORE

平時流口水、吃飯變慢?八大警訊上身 恐是加速老人失能的「老嚥」現象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咬不動、吞不下,家中長輩在吃東西時,如果經常出現這樣的狀況,當心已經出現可怕的「老嚥」現象!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提醒,吞嚥能力如同身體的其他功能一般,會隨著年齡增長慢慢退化,即便本身沒有任何疾病,老人家有時也會出現吞嚥功能障礙,這種現象在日文就被稱作「老嚥」,有八大警訊要注意。 一旦老人家的三餐經常出現咀嚼、吞嚥障…

  1. 1
  2. 2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