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權條款
星期六 Sat. Jan. 04, 2025
Weather Widget by interconnect/it
HOME > 標籤 > 資安 (Page 13)
匯流新聞網記者洪雅筠/綜合報導 印度內部旗下的網路集資汛安全部門近期發布了一項新命令,容許當地10個情報及執法部門攔截、監控及解密境內任何電腦資訊,而所有服務供應商或電腦所有人皆須遵守此一命令,這恐怕將讓印度成為繼中國、俄羅斯之後的新監控國家。 據了解,被賦予監控權限的10個單位包含情報局、麻醉品管制局、執法局、中央稅務局、稅收情報署、中央調查局、國家調查局…
匯流新聞網記者藍立晴/綜合報導 歐洲對華為是否可能造成國安問題有不同看法。據英媒報導,已有多家英國電信商稱將使用華為設備,其中更有一家電信商已與華為達成價值20億英鎊的合作協議。捷克政府則在21日表示,取消日前要求政府機關人員停止使用華為手機的做法。 包括O2、EE、沃達豐在內的英國電信公司近日表示,他們將使用華為的設備進行5G測試,以在英國各地建立5G網路…
匯流新聞網記者藍立晴/綜合報導 亞馬遜(Amazon)旗下個人語音助理Alexa近日再被指出「不小心」將1,700個使用者日常對話的錄音檔傳送給不相關的人。 根據德國媒體報導,亞馬遜日前意外向一名男子傳送了1,700個Alexa錄製到的用戶對話錄音。像Alexa這一類的語音助理通常內建在智慧音響等設備中,消費者將它們擺設在客廳或臥室,透過與語音助理的對話安排…
匯流新聞網記者洪雅筠/綜合報導 科技公司近來年不斷致力於加強用戶的資料保護,提供更完善的數據保護及加密措施,但多國政府似乎不認同這樣的規則,要求科技公司應配合政府提供用戶資料解密,以保障國家安全。近期,澳洲議會就通過了一項「反加密法案」,要求業者須協助官方取得加密內容,且不准對外透露,意味著只要民眾在網路上進行活動,所有的隱私都將嶄露無遺。 「反加密法案」(…
匯流新聞網記者藍立晴/綜合報導 華為在歐洲又面臨的新的挑戰!德國電信公司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近日對外聲稱將「重新審視」其供應商策略,法國電信商Orange則確定建設法國下一代通訊網路時不會考慮華為。 包括美國、澳洲等政府都已公開拒用華為產生的電信通訊設備,德國高階官員在上(11)月開始說服政府在建造5G相關建設時應考慮將「中國企業」排…
▲今年即將結束,每年都會揭曉的「年度最糟糕密碼」也公布了!有2組密碼蟬聯了冠亞軍,讀者們的密碼有「中槍」嗎? 匯流新聞網記者藍立晴/綜合報導 今年即將過去,2018年最糟糕的25組密碼也揭曉了!如果你的密碼在這清單中,就趕緊為自己換一組密碼吧。 密碼管理公司SplashData近日公布年度最差勁100組密碼列表,這是根據網路上500萬個外洩的密碼所發表的年度…
匯流新聞網記者洪雅筠/綜合報導 Google CEO皮采(Sundar Pichai)今(12)日就Google數據蒐集、搜尋業務和其他一系列問題赴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做證,會中白宮眾議員們最想知道的,莫過於Google是否會如先前傳聞的推出中國版搜尋引擎,對此,皮采做出回應表示,「不會是現在。」而這句話也為Google未來的發展留下更多可能性。 Googl…
匯流新聞網記者洪雅筠/綜合報導 近年來人臉辨識成為國際市場上身分識別的重要應用,但該技術的隱私疑慮卻未曾消除。微軟公司就在近日呼籲世界各國政府應在明年立法監管人臉辨識技術,確保不會侵犯個人隱私,以及防止該科技遭濫用。 英國作家歐威爾(George Orwell)在1949年出版的反烏托邦小說《1984》中描繪了政府無所不用其極的監控與操縱民眾,微軟公司總裁史…
匯流新聞網記者藍立晴/綜合報導 隨著比特幣(bitcoin)等加密貨幣成為現代人投資的新選擇,新型犯罪已出現!日前美國舊金山一男子的電話號碼遭到駭客利用,帳戶中價值100萬美元的加密貨幣不翼而飛,該犯罪型態被稱為SIM卡劫持(SIM hijacking,或稱SIM swapping),且這已並非首例。 CNBC報導,一名舊金山男子日前發現手機失去訊號後,先是…
匯流新聞網記者藍立晴/綜合報導 Google旗下智慧手機作業系統Android安全性再遭質疑,有超過50萬名Android使用者在Play商店下載到偽裝成賽車遊戲的惡意軟體,這可能是Play商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違規行為。 ESET安全研究員Lukas Stefanko近日在Twitter上發布了由同一名開發者製作的13個應用程式,這13個偽裝成賽車或車類模擬…
匯流新聞網記者藍立晴/綜合報導 指紋辨識真的萬無一失嗎?它曾是智慧手機上主流的生物辨識模式之一,現在智慧型手機漸漸發展出其它生物辨識方式,例如人臉辨識、虹膜辨識、聲紋辨識等,但指紋辨識依然是許多手機甚至是筆電搭載的生物辨別系統,關乎現代人的資訊安全。近日研究人員發現,利用神經網路生成的「人工假指紋」可模仿真實指紋並且成功通過指紋辨識系統,引發對指紋辨識安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