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藍立晴 / 綜合報導
日本「民泊法」本(6)月正式上路,知名共享短租平台Airbnb將網站內近八成民宿刊登內容移除,除了造成已訂房旅日遊客的困擾之外,「共享經濟」與「政府法規」之間的衝突議題再次燃起。
據報,在日本民泊法上路、Airbnb下架八成房源後,該公司至今已支付了1000萬美元,用以處理旅客的全額退款或平台優惠券,以及因取消預定而衍生出的額外支出,或是幫助住客找到其他住宿地點等。
日本《住宅住宿事業法》(「住宅宿泊事業法」,又稱「民泊法」)在本月15日正式實施,根據「民泊法」規定,只要屋主向相關單位提出申請,就可以拿到許可通知,比旅館業的營業許可證簡單得多。
不過,由於此法是針對「文化交流」和「空屋利用」兩項目的,為防有心人士利用民宿營利,嚴格規定「民宿」每年最多營業180天,超過即違法;各市政府亦可另外制定條例規範這些房源,例如東京澀谷區規定民宿經營只適用於寒暑假期間;觀光旅遊熱點京都則規定「民宿」只能在每年1月中至3月中經營,在日本150個城市中已有超過1/3設置了自己城市的限制。
日本在2012年放寬簽證要求後至2017年,該國旅遊業飆漲了250%之多,遠高於其他國家或城市,這些旅客大部分來自中國,甚至有日本媒體以「旅遊汙染」來形容此情況;先前未受規管的Airbnb,更被認為是旅遊汙染的幫兇,為已飽受觀光客打擾的城市增添更多亂象。除了日本以外,威尼斯、柏林、巴塞隆納以及阿姆斯特丹等觀光城市,亦開始遏止Airbnb的存在。
其他國家、觀光城市如何處置Airbnb?
德國政府在今年放寬了共享住宅的法律,若Airbnb房東與房客同住一年可營業182天,若房東未與遊客同住則一年最多90天,確保其「非商業營利」的用途。同時,針對非法出租的罰款也增加了5倍(50萬歐元),所有想共享住宅的人都必須先獲得政府許可,並鼓勵當地居民匿名舉報非法出租的房屋,自2016年4月至去年年底,已有近8,000個房源回歸到受政府監管的正規房屋租賃市場。
西班牙巴塞隆納在上(5)月宣布將著手管理Airbnb和其他類似網站的房源,根據新規,公寓或房屋租賃每年不能出租超過90天,並且需像旅館業者一樣擁有許可證。
其實早在去(2017)年1月,巴賽隆納市政府就曾重罰Airbnb,原因是「非法短期出租公寓」,巴塞隆納市政府表示,Airbnb一再違反規定,於網路上刊登未獲許可的觀光客居所,政府無法接受度假租屋網站在未取得執照、未繳稅的情況下,非法出租上千間公寓,損及一般屋主的權益,因而對Airbnb開罰。
除了是觀光汙染的幫兇 Airbnb更是房租飆漲的原因
除了被指為觀光汙染的幫兇以外,Airbnb甚至是部分城市房租高漲的原因之一。
雖然Airbnb指出一般的柏林Airbnb屋主一年透過共享住宅30個晚上便可獲得1,900歐元的額外收入,試圖塑造出「共享經濟」是人們得以利用現有資源創造額外收入的形象,但根據一項資料顯示,在Airbnb上,有10%的「屋主」出租了超過1個房源,有的屋主甚至擁有多達40套以上的房子可以「賺取額外的生活收入」,Airbnb的說詞與實際情況兩者相比,顯得諷刺,更已讓柏林成為全世界租金飆漲最快的城市之一,甚至讓當地居民無法靠著租屋過活,成為災難的預兆。
另一城市則是西班牙的巴塞隆納,比起柏林,巴塞隆納的災難或許已經降臨。
Airbnb聲稱在巴塞隆納的18,531個房源是屋主唯一的財產、超過一半的屋主是「共享(自)住宅」,透過在家中出租一兩個空房維持生計,但這卻與該市市議會調查員的調查結果相悖,該城市目前已對Airbnb開出近3,000張罰單並取消了2,200份住房預定,2016年,巴塞隆納市政府對Airbnb開出60萬歐元罰單,理由是在網站上宣傳、廣告非法出租公寓,至今為止Airbnb也沒有繳納這筆罰金。
2014年以來,巴塞隆納的租金上漲了29%,根據西班牙國家統計局計算,馬德里、巴賽隆納過去三年以來租金上漲的速度是當地人們薪資上漲速度的12倍。現在已不可能在巴塞隆納找到每月800歐元以下的公寓,儘管有1/3的人們收入低於此數值。
租房聯盟(Tenants’ Union)指出,在沒有購屋的西班牙家庭中,有40%的家庭收入是用來支付房租(這一比例在巴塞隆納是45%),如果這些人陷入財務困境,很有可能因為付不起房租而流落街頭。尤其考慮到當地社會住宅比例僅有1.5%,比起柏林(28%)、阿姆斯特丹(50%+)此議題顯得更為嚴峻。
此外,被Airbnb CEO 布萊恩・切斯基(Brian Chesky)認為最難以生存下去的城市:紐約,自2009年至2016年期間房屋租金也上漲了25%,紐約市主計長斯靜格(Scott Stringer)直指,Airbnb是造成當地房租飆漲的主因之一。根據研究報告發現,當Airbnb的房屋租金上漲1%時,附近地區的租金也會跟著漲1.58%,Airbnb對城市整體租金成長的「貢獻」高達9.2%,這已導致許多當地租客找不到適當的房屋,成為一大社會隱憂。
共享經濟是好是壞?美國前勞工部長:這是殘羹剩飯經濟
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真是人人受益?無論是共享運輸(如Uber、Lyft)或短期共享房屋(如Airbnb、Homeaway)都主打能讓人們利用現有資產(車子、房屋)創造額外收入,並且能讓出租者(無論出租勞動或資產)能以更靈活、更自主的方式「開張副業」,不過,情況真是如此嗎?
國際上備受敬重的金融市場評論思想家Satyajit Das在作品《停滯的年代:全球經濟陷入困境的原因》指出「共享經濟」一詞已遭到過度美化,並指它只讓創造出平台、發明它的人受益,卻犧牲了那些付出勞力從事工作、提供服務的人們,美國前勞工部長羅伯特瑞奇(Robert Reich)直指,共享經濟實際上就是「殘羹餘飯經濟」。
Satyajit Das在書中指出,支持者把共享經濟說得非常崇高和美好:「這不是生意,而是一場社會運動」、「它創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促成一種新的『網路親近關係』」等,但共享經濟實際上只是仰賴既有業務去中介化,並盡可能壓低監理成本,由於業者並不總是遵守法規,因而引發問題。
然而,這些法規實際上是為了確保業者提供的技術、表現、安全和保險保障達到最低標準,例如計程車業者受到政府規管,而Uber司機卻不必處處「受限」,才在世界各地皆引發了計程車司機的抗議浪潮。
共享經濟業者往往主張現有的業務(如房屋出租或計程車服務)效率不彰或競爭力不佳,但他們的平台能透過「評價」來確保品質,Satyajit Dasy則舉出小說《紅字》(The Scarlet Letter: A Romance)為例,他認為,此種作法並無法取代獨立的評價與監督,出於惡意或競爭對手的不公平評價可能導致某人從此失去提供服務的機會,Uber和Lyft檯面下的競爭,有一大部分就與「洗評價」有關。
Satyajit Das分析,人們已經高估了共享經濟的價值,「Uber如今越來越像出租車業者的訂車代理公司,而少數大房東幾乎壟斷了Airbnb。」
此外,共享經濟為求盡可能降低成本,亦盡可能的壓低了服務提供者(他們甚至並非勞工或受雇者)的所得,大量的「廉價約聘工」必須按使用者需求隨傳隨到,若要雇用享有正常福利的全職員工,「共享經濟模式根本就不可行,……共享經濟只是在經濟疲軟的大環境下,剝削利用廉價勞工。」
例如在美國,全職Uber司機賺取的收入與該國最低薪資相去不遠,但這些司機卻沒有享有那些領取最低薪資的勞工們有的福利與保障;Airbnb讓擁有巨大資產的大房東壟斷了市場而不用受到政府監管、亦不用繳納稅金,卻讓當地居民漸漸無法負擔起租金,或許正如紐約時報雜誌專欄作家凱文羅斯(Kevin Roose)所形容,在共享經濟中,「科技新創企業可能滿身現金,但替它們工作的人卻可能無家可歸。」
消息來源:The Guardian、QUARTZ、NIKKEI ASIAN REVIEW、CNBC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共享經濟不可行?歐洲法院裁定Uber是「運輸業」
紐約房租飆漲 Airbnb成元凶之一?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Raysonho @ Open Grid Scheduler / Grid Engine / CC BY 1.0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