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專欄】豬肉漲價,誰是最大受害者? - 匯流新聞網

VIEWPOINT

【雁默專欄】豬肉漲價,誰是最大受害者?
  • 字級
【雁默專欄】豬肉漲價,誰是最大受害者?

雁默/自由撰稿人

豬肉價格創新高,逼近牛肉價格,而且大概率還沒撞到天花板,連鎖餐飲業與知名小吃店率先反應價格,「國民小吃」滷肉飯首當其衝,又一個小確幸消失。

市場供需大亂,零售價格漲3成,豬肉攤商傻眼,直呼沒看過這麼高的豬價,自己不跟漲不行,漲價又影響銷路,索性延長休市。

雞蛋,雞肉,豬肉全面上漲,對絕大部分民眾而言,豬肉賣不下手,遠比不吃雞蛋與雞肉更痛苦。不過,受害最深的恐怕是台灣豬農。

農委會表示,這波漲價有幾個因素,國際飼料漲幅17%,以致歐洲減少10%飼養頭數,供應不足,以致各國豬價都漲,貿易商不想進口。

本土豬農則看好後勢價格而惜售,造成整體供應嚴重不足。除了惜售因素之外,本土小豬育成不理想,豬舍正大規模更新,也使得供應減少4-5%。

對此嚴峻態勢,農委會放話不排除專案進口豬肉平抑豬價。

本土豬供應不足,進口商不願進貨,雙重因素導致自由市場失靈,因此由政府專案處理進口平抑物價,這件事本身並沒有值得非議之處。疑慮在於,現在正是CPTPP的談判期間,民進黨政府會不會藉此機會,開放本來不該開放的境外豬肉,讓他國長驅直入,損害本土豬農的利益?

事實上,日本熟豬肉已悄悄開放,疑似為討好CPTPP成員日本而放水,因為日本有豬瘟疑慮,本不該開放日豬。

專案進口豬肉一般是暫時性的,但CPTPP是永久性的,而其意味著降關稅。一旦政府藉由「豬荒」開放進口豬降稅,滷肉飯民眾試吃得起了,但本土豬農卻將成為最大輸家。

本土豬肉因飼養成本高,一向沒有國際競爭力,只能靠內需市場。政府更新豬舍的用意在於降低飼養成本,但評估下來,總成本仍缺乏國際競爭力,因為台灣農畜業是「小農形態」,說穿了,就是市場規模小,無法大量生產,且飼料都仰賴進口,導致成本很難降到國際水準。

關於此,台灣加入WTO時,就設定了14項農產品被歸類為「特別防禦措施種類」,其中就有「豬腹脅肉」(三層肉),以保護本土豬農。

換言之,在國際貿易協定裡,台灣必須保護本土農畜產品,像日本,就為了保護5項農產品而寧可犧牲比較強大的製造業利益,豬肉就在其中。

對台灣而言,豬肉也是理所當然應保護的產業,因為這是國人的主食,而本土豬農走不出台灣。

當下,市面上的豬肉絕大部分都產自本土,即便比進口豬肉貴,國人還是偏愛台灣豬。然而,豬荒將重挫國人購買本土豬的意願,而這也是訴求進口豬降關稅的契機。

除了產業面,還有食安面。日本近年數度發生豬瘟,並於2020年失去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認定的「豬瘟清境國」資格,很難賣給歐美,這便是台灣悄悄開放日本熟豬肉另一可議之處。

既然民進黨政府已偷偷為日本熟豬肉鋪了紅毯,這次農委會藉豬荒所可能啟動的「專案進口」,說不定就是日本豬,而合理懷疑,民進黨政府或進而在CPTPP談判裡,犧牲本土豬農利益。

一旦降了關稅,本土豬價與進口豬價的價差將進一步擴大,屆時,台灣民眾是否還願意熱情支持本土豬肉,就很難說了。

CPTPP成員可不像中國大陸願意讓利,不必做夢他們會賠本收購台灣農產品。

台灣農委會是「農萎會」,陳吉仲在位期間已經不知搞砸了多少事,而CPTPP經貿談判團隊,在最近的幾樁的傳言中看來,也很可能是一個「讓利小組」,根本不可信。

豬價高漲絕非小事一樁,其影響效應很廣泛,作為可能的最大受害者,豬農自己要有所警惕,必須盯著民進黨政府的任何小動作。

照片來源:Unsplash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雁默專欄】幹就完了,與「幹就完了」

【雁默專欄】台灣的頭號美國敵人,與他們的敵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