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何豪毅/烈嶼報導
每年中秋過後到12月之前為芋頭盛產季節,金門縣烈嶼鄉(小金門)的芋頭口感香、鬆、綿,入口即化,深受消費者的喜愛。為推展體驗觀光,烈嶼鄉也趁勢推出親子挖芋活動,在地年輕人則研發出全然在地食材所做芋香冰、芋頭特色美食等,讓當地特產自己說故事,創造獨一無二的在地特色。
「天黑黑,欲下雨,阿公仔舉鋤頭仔要掘芋….」閩南語歌謠《天黑黑》讓大家耳熟能詳。芋頭古有芋魁、芋根、土芝等稱,因它像蹲著的鴟鳥,也有「蹲鴟」之稱;宋代王十朋任泉州知府時,寫有「我與瓜蔬味最宜,南來喜見大蹲鴟」的詩句。
以栽種的方式來分,芋頭可分為水芋與旱芋,早期原住民以種旱芋為主,目前在台灣以栽培水芋為主。主要芋頭產地為台中、苗栗、屏東、高雄,合計佔全台產量四分之三,最著名的芋頭產地為台中大甲與高雄甲仙,甲仙更以「芋仔冰」聞名。
烈嶼的芋頭則是許多早期曾在金門當兵的人的美好回憶。烈嶼在金門西南方,介於金廈之間,面積僅15平方公里,空氣清新、水質乾淨,無工業污染,加之得天獨厚的土壤,適合芋頭生長。
俗稱小金門的烈嶼,芋頭盛產季節也是美食大放異彩的好機會,包括鬆軟綿密的芋頭冰,芋頭排骨、煮芋頭湯等,口味、口感都非常適合老人小孩,也十分符合竽頭生長情形,挖掘出來一大塊母根,旁邊有許多小塊子根,芋母、芋子或芋艿的名稱,蘊含母子親情寓意。
影片來源:匯流新聞網CNEWS何豪毅攝
照片來源:何豪毅攝、資料照片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砲口餘生記2-1】58年前大膽島心戰海漂遇伏 4死1生還慘烈記事
【有影】1122反萊豬/國民黨團釋影片 籲不分族群黨派一起上街頭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