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柏宏專欄】推動「無管人生」 向過於氾濫的鼻胃管說再見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謝柏宏專欄】推動「無管人生」 向過於氾濫的鼻胃管說再見
【謝柏宏專欄】推動「無管人生」  向過於氾濫的鼻胃管說再見

謝柏宏/ 銀髮樂齡達人

公園角落,坐著輪椅的長輩們無精打彩被「安放」在樹下,臉部共同特徵是鼻上連著一根管線,一旁外勞們聚在一起聊天滑手機,長輩們的尊嚴全然被棄之於不顧。

厚生基金會近年來積極推動「無管人生」倡議,希望讓台灣的醫院、長照機構甚至家庭,不要將鼻胃管當做病人及失能失智長輩們理所當然的生活必須品。

厚生基金會執行長陳柏同說,台灣每年超過20萬人飽受鼻胃管之苦,人數為日本的五倍。台灣的醫療品質在全世界排名前段班,但是我們的鼻胃管使用率在全世界也是屬一屬二。

當中最大的問題,是台灣人沒有意識到鼻胃管對人的尊嚴破壞,超乎想像的嚴重。陳柏同說,他曾經遇到一名長輩,原本個性外向,因病置管後卻再也不想出門,他覺得和太太在外面走在一起,「自己看起來像一隻狗。」

陳柏同說,人即使到了生命終了前,「擁有一張乾淨的臉是非常重要的。」

鼻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經食道進入胃部的一條塑膠管線,插鼻胃管的目的,是為了讓食物及水份透這條管線進入胃裡。需要鼻胃管的病人,往往是因為中風、腦瘤、失智症、老化等問題,造成吞嚥能力退化、吞嚥障礙,無法由口進食或進食量太少,透過鼻胃管灌食,可以協助病人補充所需的營養。

厚生基金會發現,插鼻胃管的唯一優點,說穿了就是餵食方便快速,但缺點卻有以下好幾項:
一, 讓病人臉部有異物感、不舒服。
二,造成病人口腔顏面肌肉萎縮。
三,易引發胃食道逆流,傷害消化系統。
四,需每個月更換一次,每一次對病人都是痛苦的經驗。
五,擔心病人會自行拔管,造成傷害,必須將手綁住。
六,病人臉部不美觀,影響尊嚴與自我價值感。

陳柏同強調,插著鼻胃管或許是醫療急性期的需求所致,但是之後要如何為病人移除鼻胃管?這方面就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厚生基金會提出了兩大建議:

一, 通過吞嚥訓練,讓長期依靠鼻胃管的病患恢復由口進食的能力,做法是每天進食前做簡易的健口操訓練,或者到各大醫院復健科就醫,經醫師評估診斷後安排語言治療師及牙醫師提供協助。
二, 除了訓練之外,在飲食選擇上也可仔細安排,依照吞嚥能力提供軟質食物、稠狀、泥狀等食物。

陳柏同說,一個人即使吞嚥功能退化,口欲卻還在,若能夠透過訓練重新恢復咀嚼能力,縱使活到最後都能透過飲食,讓病人享受生命的快感,這也是推動「無管人生」的重要使命。

圖片來源: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謝柏宏專欄】「時間銀行」應由中央政府擴大舉辦

【謝柏宏專欄】林依瑩的部落長照新模式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