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威/數位資產專家
近三年來,「網紅經濟」大顯身手,儼然成為時下最熱門的詞彙。有些人借助於網路和粉絲的力量,搶下品牌行銷的大餅。互聯網的世代下,企業爭先恐後希望打破傳統,能為企業打開新視野。不過網紅也不盡然都是正面的影響力,有些跟風或是等渲染價值觀和爭議性的表現我們也並不樂見。儘管外界對「網紅經濟」抱持不同的態度,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無論行銷管道或是產品發展都深受「網紅經濟」一定幅度的影響。
網紅到底讓紅了什麼?又讓誰變得很緊張?
根據國內科技媒體─數位時代2019年11月的報導,網紅經濟來自於網路居民關注的威力,在網路上遊走的那1860萬人,他們的關注也讓科技時代不得不推進,也成為新興工作型態,粉絲的按讚數也有機會變現金。過去企業多半砸了大錢做口碑行銷,然而,以目前互聯網時代而言,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終究是另一個行銷的利器,意味著相關的行銷人力的聘用可能會縮減,而對於網路上的贊助、廣告投放和業配卻是另一塊更大的市場。
網紅經濟最具優勢的包含:網紅能夠依照各個社群平台回饋,了解他們的粉絲偏好,並可自動調整作品呈現─而且具有立即性。此外,也因為他們跟自己的粉絲群聚有相當大的黏著力,因此,在這些網紅選擇與企業合作時,他們已經先篩選一輪─不會亂槍打鳥。即便這些人看似一般素人,但他終究會藉由言詞、影像等創作表達影響觀眾的思維,也可能,他們身上的穿著打扮和外表的變化,都會成為話題。另一方面,對於網紅世代而言,網上呈現並不受限於你的主題。順代一提,在2019年年底,以生活、搞笑和親子育兒為最受歡迎的類別。而我也發現這樣的狀況,跟年底我所提到的數位資產買賣走向─就單以親子育兒買賣成交量屢創佳績,是下一個世代的風向。
網紅品牌到底是長存還是短命?答案是不一定!
我認為在數位科技下,現階段網紅協助企業做好品牌建立,成為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武器,他們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實現關注度和流量轉化率,進而實現銷量和聲量的雙贏。因此,大部分的網紅與企業主對於品牌的推廣的目標算是相似,希望藉由產品品質的保證,達到互利的效果─企業有更多的營收、而網紅公信度佳能帶來更多的獲利或機會。
但事實上,仍有但並不全然一致,因為企業不一定視品牌行銷為同等研發一樣重要、需要投注心力的成本的一塊。呼應過往市場上有些說法,強調「企業並想加諸網紅品牌的標籤,原因是網紅代表流量紅利,而不太需要產品和服務。」,但以我在電商圈和數位資產買賣的經驗來看,企業的流量紅利並不全然來自於網紅,更該注意產品優化和後續服務。
原因是:如果品牌無法保證產品品質的話,網紅也最容易成為觀眾眼中的原罪、甚至是代罪羔羊!也就是說,一面倒認為網紅的行銷應該為企業的成敗負全責,是一個偏頗的思維,需要被打破。
只要產品優化,就真的能夠永遠留住觀眾的心嗎?
總結以上,即便品牌意識到企業確實需要在建立品牌的時候,對於網紅釋出最大誠意,不過網紅真的永遠都看似高高在上嗎?─網紅真的有這麼好做嗎?
先來看,企業行銷包含在企業營運的一環,尤其品牌策略行銷下,因為需要祭出優惠或噱頭換來消費者的關注,這樣的吸引力大部分遠遠多於產品本身特色。很明顯,這些噱頭的推播發酵來自於網紅,不過,當網紅效應不再時,粉絲或是消費者便自然而然離去,並將各人相同的偏好,轉向其他另外相似的網紅角色。因此,我要說的是:網紅需要時刻汲取新知知道是場的需求是什麼、以及自己在同業類型創作圈的定位。如果能夠讓自己的創作能在圈內深掘,又能夠同時不斷「自我翻新」走紅的機會相對較高,也意味著不會早早陣亡。
另一方面,能夠多嘗試與企業跨業合作,例如:聯名;或是參與產品研發的過程,又或者是企劃幾場從線上走到線下的活動,結合新零售(例如:快閃店、一日店長、外送到府等),讓消費者能與網紅參與產品體驗,將會拉近觀眾的距離,也突破傳統做行銷,讓網紅經濟更有看頭。
照片來源: Unsplash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林克威專欄】防疫帶來的遠端工作型態,真的讓人人都得利了嗎?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