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50萬公噸廢棄林木恐成空汙!農委會研發生物炭大幅改善 - 匯流新聞網

INFORMATION

火燒50萬公噸廢棄林木恐成空汙!農委會研發生物炭大幅改善
火燒50萬公噸廢棄林木恐成空汙!農委會研發生物炭大幅改善

匯流新聞網記者周佳旻/台北報導

臺灣每年產生50萬公噸的林業剩餘資材,有六成以上是直接燃燒、堆肥或就地掩埋等低價值方式處理,當資源燃燒或分解時,可能造成空氣、土壤及水源汙染。農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利用農林廢棄資材開發「生物炭」應用,可以循環使用資源,也能減少廢棄材料所衍生的環境問題。

林試所表示,國內農林剩餘資材,有稻草稻殼、雜糧作物剩餘資材、果樹剪定枝、林木剩餘資材、竹林剩餘資材與漂流木等,無論是加工後的木竹廢棄材,或是天災產生的木竹殘材,都是可再利用的天然資源。國外研究出生物炭,是一種通氣性和透水性極佳的多孔性材料,材料在高溫減氧或缺氧環境下,進行熱裂解反應所產生的物質,其生產過程常伴隨可燃氣及醋液的產出。

林試所說明,生物炭具有高比表面積、高表面電荷密度等特性,若添加於土壤中可以改變土壤的孔隙、粒徑大小與分布密度,對於土壤之保水、保肥以及調節土壤酸鹼值和水、肥、氣、熱等土壤微環境相當有效,同時改善微生物的生存環境,為其生長和繁殖提供有利條件,提供作物生長所需的氮肥,也能提高作物附近的二氧化碳濃度,從而達到作物增產的效果。

林試所所長張彬指出,為減少農林業廢棄物並提升營林收益與環境保護等目標,積極投入生物炭的相關研究,在「生物炭育苗生長介質之研究」方面,由於林業苗圃的育苗土壤多為高度風化的山土,包含極育土或氧化物土,經長時間風化後,肥力較低,土壤質地較黏,不利於苗木根系生長,經常發生爛根或病菌感染問題,因生物炭具有輕質、穩定且通氣飽水的特性,是良好的栽培介質,經該所試驗顯示,添加生物炭的育苗介質在含水率與酸鹼值上,都有顯著增加。

張彬說明,「都市林竹炭土壤舖面應用研究」方面,針對樟樹、櫻花、臺灣欒樹之苗木進行土壤生物炭加試驗,發現添加者之生長性狀比未添加者為佳,以臺南市3所校園的樹木為對象,施用刺竹炭進行土壤改良,期能為國內生物炭應用於都市林培育奠定良好基礎。

張彬強調,林業本身是一個可再生循環利用的產業,幾乎所有的林業資材都可以回收利用,不該有廢置情形發生,國內森林經營者與利用者應追求「新林產」與「循環經濟」的同時發揮森林資源的最大效益,而「生物炭」加值應用無疑是「取之於林,用之於林」極佳範例,能為土壤性質改良、促進林木生長、減緩溫室效應做出貢獻,又能帶來營林收益、降低環境污染等正面綜效,值得各界重視。

新聞照來源:CNEWS資料庫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