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2019空污論壇12-6】陳志傑:立體口罩加上合適濾材 才能有效防範PM2.5 - 匯流新聞網

LIFE

【有影/2019空污論壇12-6】陳志傑:立體口罩加上合適濾材 才能有效防範PM2.5
【有影/2019空污論壇12-6】陳志傑:立體口罩加上合適濾材 才能有效防範PM2.5

【有影/2019空污論壇12-6】陳志傑:立體口罩加上合適濾材 才能有效防範PM2.5 5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胡照鑫、張華安、吳亞樺/台中報導

對抗PM2.5已經是全民運動,除了從污染源頭加以管制,個人防護工作也不能輕忽。台灣大學公衛學院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陳志傑表示,面對空氣危害,呼吸防護是最後才要使用的手段,選擇高過濾效率,低阻抗的口罩或個人防護產品,才能真正達到降低PM2.5的功效。

面對空污拉警報,動輒看到PM2.5紫爆的怵目驚心畫面,要如何防範這些空氣中的隱形殺手?陳志傑表示,個人防護最方便的就是戴上口罩,重點是口罩的過濾效率要高,阻抗要低,才能有效防止細懸浮微粒進入呼吸系統。

另一個重點就是口罩的樣式,平面口罩跟立體罩杯式口罩的用途並不相同。在醫院常使用的平面口罩,使用目的是為了保護環境,不是保護口罩使用者,因為平面口罩包覆性不佳,無法密合服貼臉部,難以有效過濾空氣。

「面對的環境污染物濃度越高,防護係數需要越高,密合度就更需要考究。」陳志傑指出,2003年因為SARS發生,很多人才知道N95口罩,不過戴過N95口罩的人應該都能體會,想帶著口罩爬樓梯是極大挑戰,就是因為空氣阻抗太大,會覺得吸不到空氣。

材料科技持續進步,所以現在的口罩能做到阻抗越來越低,同時依然保持N95的過濾效率。陳志傑表示,傳統以靜電過濾材(Meltbrown)製作的口罩,比較訴求深層過濾,若是以薄膜(Membrane)材料為主,則是偏表面過濾。將低阻抗、高過濾效率與密合度結合在一起,個人呼吸防護就能獲得比較好的保障,

除了透過靜電力增加細懸浮微粒收集效率,目前還有奈米纖維濾材出現,陳志傑說,空氣分子在環境中一直在碰撞,常溫、常壓下,分子跟分子間撞擊的距離大約就是66奈米,一但纖維小於66奈米,表示空氣流動時纖維不會造成阻礙,因此阻抗就會降低,目前開始看到相關數據顯示奈米纖維可以增加過濾品質,每單位的過濾效率會更高,但還沒有進入量產階段。

機車騎士同時也是需要個人呼吸防護的一大族群,陳志傑說,目前實驗室已經發展出電動送風式的全罩式安全帽,並且取得國家專利。「對機車騎士來說,紅燈停等時就是在呼吸高濃度廢氣,從某個觀點來看,停在十字路口前就是在進行動物試驗。」

陳志傑表示,研發出電動送風的安全帽,除了能讓安全帽內維持乾淨空氣,另一個好處是可以維持安全帽內的空氣流動,帶走熱量,大幅減少悶熱感,對於夏天必須騎車出門的人來說是一大福音,目前相關設計等待技術轉移後就會進入量產階段。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2019空污論壇12-5】只做60分並不夠 戴逸群:主動加強空污改善 發揮企業社會責任

【有影/2019空污論壇12-7】移動污染源缺乏明確管理架構 吳義林:既有車輛應加嚴規範

新聞照來源:CNEWS資料照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