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工作者/王超群
國民黨主席選舉今天舉行電視辯論,四位候選人居於領先群的朱立倫和江啟臣,不約而同表示將邀前總統馬英九在兩岸扮演重要角色,這除了說明馬英九在兩岸交流的歷史定位和份量外,也透露國民黨不甘放棄和大陸互動交流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只是馬英九若登陸,茲事體大,特使搭橋如何各方多贏,不能不從長計議。
四項伴手禮 妥慎聚焦
回顧過去歷史,放眼當前世局,展望未來發展,至少有以下重點,也就是馬英九背包裡,該裝進去的「伴手」;首先是,妥慎選擇後的聚焦話題。各說各話無妨,但該做到「公開溝通」、「互不否定」、「平等尊嚴」和「促進善意」。不必為見而見。
公開溝通是為化解各方疑慮。除了台灣人民,包括大陸網民和美國政學界等,也定都睜大眼睛,如果做不到公開透明,則心生疑慮,事後再多解釋說明,也難解疑,治絲益棼。如今已是網路時代,政治傳播已翻開新一章,全程透明不但技術上可以做到,為達到信賴,公開溝通交流似也是最為有力的釋疑舉措。
不過酸言酸語也是匿名環境下的姊妹品;媒體管控在兩岸政治文化中有不同意義,如果記得海峽論壇「王金平參會風波」,即可知意外導致的風暴,往往發生後難以收拾。因此,「透明公開」的同時也要有效「防止意外」。特別是網路言論擦出的火花。
「互不否定」、「平等尊嚴」,這是馬英九登陸的防護罩。做到了,才可能建功多贏,做不到,反而可能鎩羽而歸。
扛著「特使」旗號赴陸搭橋,對任何政治人物而言,都是歷史定位的兩面刃,稍一不慎,則排山倒海而來的紅帽子,可想而知。就此,北京不僅對馬英九,其實對任何台灣訪陸的人員,都不妨容許他們保有表達「互不否定」,象徵「平等尊嚴」的空間。扼殺此空間,等同於台灣人物的政治自殺。
用什麼方式來達到「互不否定」、「平等尊嚴」,這是可以再細緻推敲的技術課題;只是對北京而言,在這方面有所讓步,不見得會在大陸政壇粉身碎骨,卻可以讓台灣人感受到善意;但台灣政客如逾越雷池、或不能把守底線,則必萬劫不復。孰為輕重,已不必多言。
至於「促進善意」,則是馬英九登陸,最該達成的目標。馬主政下,兩岸釋出善意,互動頻繁,這也正是他被寄予厚望、可再膺重任,重啟搭橋破冰訪中行程的政治資本;不過,近年以「小粉紅」和「塔綠班」為代表的敵意螺旋,有目共睹。所以,馬的背包一定要裝進「善意」。只要能降敵意、促善意,此行就不會無功而返。
網路新創意 解放思想
什麼「善意」呢?解放思想,發揮網路時代的創意,帶出新哏。舉例說,可能由國台辦官員在家中接待台灣網紅住宿?網上直播。或是仿「誰來晚餐」由陸委會科長在家中做一頓台菜料理,讓對岸網民視訊觀看。總之,只要馬背包中帶進去善意的「建議」新奇出眾、誠意十足,就夠兩岸的官員評估半天,人民討論熱議,但促進善意的目標不是已經達成了嗎?
必須指出,馬英九訪中的話題固然是此次國民黨主席選舉所衍生的產物,但馬英九是不是「只應該」或「只能夠」代表國民黨?此不妨再進一步思索。
近期已有論者指出蔡政府已逐漸走出選舉前後的反中狂熱,對大陸逐步回歸務實。雖偶有如「鄰國論」的曖昧語意擦邊球,但與其強調異化,不如創造生機。建議如下:
其中,國民黨不必直接將訪中的正當性連結到2005年的「連胡公報」,跳過民進黨執政時期,反而應適當將搭橋效益分潤綠營,甚至台灣民眾黨。一則可以擴大破冰交流的台灣民意正當性;二則降低綠營的反制力道。簡單說,不去否定蔡英文執政下的兩岸關係清零局面,著眼於未來的各種可能。如果北京可以接受馬英九帶去的團隊中,有親綠學者為蔡政府的「民間」身分代表,那麼馬的交流背包將更具劃時代意義。
背包中還應有一帖「時間焦慮解方」;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北京不必有時間急迫壓力。如果中華民族真正「復興」,台灣人沒有不認同的理由;之所以仍有爭議,絕不是兩岸間單一方的問題。若追求兩岸人民永久不分離,必建構在相互心靈契合,難度高、工程大,必耗時間。馬英九應帶去這帖重要解藥,緩解北京焦慮。
照片來源: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