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口高齡化,想要活得老當益壯,唯一秘訣就是「常動健康」,但怎麼動才對?其實沒有一般人想像中的困難,尤其現在本土疫情大爆發期間,長輩多減少外出,國健署就提供6個生活化的動作,從一起床就可以做起,讓長輩能讓運動融入日常生活當中,避免肌少症找上門。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國內正籠罩在新一波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為了預防長輩因為外出被限制、運動頻率減少等原因,而導致肌少症的發生,國健署特別提供6個生活化的動作,從起床做起,讓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實現運動生活化,生活運動化。
這6個動作包括:「向上伸、左右彎、刷刷牙、洗洗臉、梳梳頭、舉高高」,鼓勵長者將日常起居的活動,融入在居家運動的一環中。
一、往上伸懶腰:早起最重要的一個動作,舒展上肢筋骨,作為起始動作;上舉時大拇指朝上,手往上舉,避免肩關節夾擠。
二、向左右彎腰:一手高舉過頭向對側彎,向左邊及右邊彎腰伸展腰部,預防腰痠背痛。
三、拿牙刷刷牙:刷牙動作以訓練維持日常生活功能,口腔保持清潔,避免手部關節攣縮。
四、雙手洗洗臉:洗臉動作以訓練前臂及肩膀運動,延緩肩關節老化。
五、往上梳梳頭:梳頭動作以增進肩膀活動度,還可以舒緩肩頸痠痛。
六、水壺往上舉:拿起水壺上舉,訓練三角肌、 斜方肌、肱三頭肌。
國健署提醒,除了上速建議的6個動作之外,為維護長者日常生活功能,其實生活中看似平常的洗碗、洗衣或掃地等家務,也都是增加身體活動的選擇之一,只要適度地增加動作的幅度、力道及時間,不但可以協助肌力的提升,還可以降低長者衰弱風險,且一定要搭配均衡飲食,尤其蛋白質的補充,及充足的睡眠等,好預防肌少症的發生。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唾液快篩有限制!陳時中親答:2歲以下不能用 買到這種不算確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
肌肉量正常但肌力下降? 「舉不了4.5公斤」小心已是力弱症
- 2024-12-22
- 陳 鈞凱
老人一「症」上身死亡率可高5倍 五大臨床表徵快檢視!
- 2024-10-27
- 陳 鈞凱
全台近30萬人陷風險 台灣統計:肌少症害老人死亡率增2倍
- 2024-09-05
- 陳 鈞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