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書人 / 文字工作者
對於台灣農民來說,除了得「看天吃飯」、隨時做好防範天災來襲的準備,近幾年來國際局勢變動,也成為影響他們生計的不可測變因。然而當人為或政治因素來臨之際,這些在土壤上辛苦一整年的農民,成為最無助且弱勢的一群人,但政府卻經常只以補貼為解決之法,讓問題始終無法解決。
事實上,比起金錢補貼、農民朋友真正在乎的是「釋迦賣得出去嗎?」
台東特產之一的鳳梨釋迦,從被對岸以驗出介殼蟲全面暫停輸入,整體銷量面臨嚴重創傷,農委會雖多次給出加工製品或內銷政策,輔助現金補貼,成果卻始終欠佳;當縣府與農民希望自組協會向外招商貿易,遭到主委強力阻擋反對,不僅反對另組類NGO、還將議題上綱至藍綠或兩岸政治互鬥層面,似乎不在意一般農民的實質需求,當被詢問有無更好解決方案時,卻無法提出根本和長久的方針,讓農民大感無奈。
面對重要的出口管道被切斷,雖然有補貼、但畢竟不是長久之策,種植釋迦的果農們希望靠自己之力,讓作物銷售至更多地方,畢竟對他們而言,能否順利售出釋迦,才是其真正目的。倘若中央與地方持續處於平行世界狀態,恐怕最終在生計與成本考量下,將導致大批農民放棄這塊經營數年的釋迦產業。
中央雖曾到台東開公聽會,但解決方案從討論階段就沒讓農民參與,也絲毫不顧場外抗議農民訴求,單方面輸出中央認定的「行銷成果」,對縣長饒慶鈴請求的方案,包含減產並給予補助每公頃30至40萬元,以及授權她們新組類NGO團體與對岸重啟貿易談判,都遭到不回應或擱置。
農產品出口檢疫一直掌握在中央手中,相關貿易協商談判也多由中央政府處理,陳主委卻在鳳梨釋迦一案上,始終認定是對岸找碴、試圖藉此強迫台灣接受其他不公平條款,對於最關鍵的檢疫問題上,不斷用文字遊戲去掩蓋相關質疑聲浪,遲遲不願做調整和改變,才會引起這麼多不滿的輿論。
與其浪費時間去爭論所謂的「文字認定」,政府如今最應該做的,就是如何重新檢視整個產業面臨的困境,並協助找出未來出路。類似像芒果,加強國內檢疫機制、降低病蟲害發生機率、提高農產品整體品質和開拓更多市場與銷售管道,不但能逐步擺脫過度倚賴中國大陸市場,也可以避免讓釋迦未來出口時,再次面臨相同病蟲害的刁難,讓對方無話可說。
面對日本、美國、澳洲或其他國家提出質疑,我們的政府能快速找到問題,同時解決關鍵因素,讓貿易能維持暢通;如今提出疑問的國家是中國,政府沒有先解決問題所在之處,反倒質疑對方是故意找麻煩,關鍵問題一日不解決,別人也沒有義務要與你恢復貿易,到頭來真正傷害最深的台灣基層農民們。
新聞照來源:Unsplash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投書】「未卜先知」還是「未雨綢繆」?美國關於猴痘病毒行為引發猜疑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