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歲明金成心肌梗塞驟逝 壯年人最怕5大未爆彈你中幾個?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演而優則導的導演明金成昨深夜突發心肌梗塞,緊急送醫後不治,51歲正值壯年卻驟逝,醫師提醒,只要身上有「高血壓、肥胖、糖尿病、抽菸、家族病史」這5項健康問題者,千萬要留意,尤其冬天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只要遇到氣溫變化過大,都可能引發急性發作。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表示,天氣變冷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容易間接引發急…
- 2022-02-09
- 陳 鈞凱
年節惜食打包有撇步 醫師建議多運動避免脂肪肝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年節圍爐聚餐或採買年貨,都應該詳閱食品標示、確認產品品質,正確保存食材並留意新鮮度,而各式菜餚均應徹底煮熟,才能吃得開心又安心。也呼籲圍爐聚餐響應空盤不剩食,吃不完「袋」著走,落實「舞春打包、餐餐惜福」,減少食物的浪費。 衛生局表示,如何維持打包「袋」回家食品的衛生安全及製作節慶時令惜食創意…
- 2022-01-30
- 謝 東明
過年最低溫下探10度 「在家泡澡」不比泡湯安全!醫師警告兩點須注意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過年先防寒,氣象局預報,冷氣團南下除夕最低溫下探10度,不少民眾會以泡熱水澡來驅寒保暖,但花蓮慈濟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暨家庭醫學科醫師高聖倫提醒,在家泡澡就像泡溫泉一樣,時間跟溫差都須注意!不宜超過15分鐘,且若出現頭暈、胸悶等症狀時,應立即離開浴缸;有嚴重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則不適合泡澡。 氣溫下降,不少人愛在家泡個舒服的熱水澡,…
- 2022-01-28
- 陳 鈞凱
冬天好發心血管疾病5大重鹹飲食 調理包、泡麵最害人!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低溫容易增加血管收縮機率,血管變細,使得血壓容易增高,但只顧著穿著足夠的衣服保暖還不夠!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提醒,飲食上也需多加留意「鈉」含量的攝取,如果不想要高血壓失控引發腦中風、心血管疾病,避免吃重鹹是第一步!其中又有5大高鈉食物得要小心。 根據國健署2005到2008年、2010到20…
- 2022-01-02
- 陳 鈞凱
男子追劇入迷「一集看過一集」下一秒竟猝死! 得這病5成猝死前沒症狀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追劇入迷,一名39歲男子在家追劇,一集看過一集,沒想到正要滑手機換劇時,竟突然倒地不起,救護車送到醫院時已經沒有呼吸心跳,診斷是心肌梗塞,經緊急心導管手術打通冠狀動脈後,昏迷指數只有3分,再接續低溫治療,這才避免成為植物人。醫師警告,國外統計發現,有5成以上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猝死前都沒症狀,事前也完全不知道自己有心臟疾病,甚至根…
- 2021-12-27
- 陳 鈞凱
秋冬血管防爆 營養師:以綠唇貝、亞麻仁取代單一食用魚油
▲晚溫度急劇下降,專家建議心血管疾病患者居家保養應攝取綠唇貝、亞麻仁等多元脂肪酸,不應單一攝取魚油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台灣心血管疾病問題日益嚴重!據衛福部國建署統計,心血管疾病已連續三十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前茅,而近日氣溫驟降加上溫差大,也使門診人數增加。為保養心血管,許多民眾選擇服用魚油保健品,但隨著魚油成為市場寵兒,魚油實證研究也再次被關注。…
- 2021-12-16
- 王 佐銘
天冷「糖心蛋」一族好發心血管疾病! 8大風險因子你中幾個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血糖不穩、心血管風險、肥胖蛋型身材,如果你也是「糖心蛋」一族,氣溫驟降的這個時期,更得當心血壓飆升、腦中風的要命風險!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與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就聯合提醒,民眾最好定期自我檢測8大「糖心蛋」風險因子,一旦出現健康警訊,就要盡快尋求專業評估處置,免得太晚,活動還與統一超商Open Channel合作,限時2周,讓…
- 2021-11-24
- 陳 鈞凱
溫度驟降冒出「7大症狀」恐要命! 量血壓每次得量兩遍否則不準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溫度驟降,血管收縮、血壓上升,正是心血管疾病發作要命的高峰,量血壓是自保之道,但你知道怎麼量血壓才正確、才準確嗎?國健署提醒,居家血壓量測要照著「722」原則:「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才可以清楚掌握自己的血壓狀況。而若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
- 2021-11-22
- 陳 鈞凱
瞬間「前胸痛到後背」 每年600人主動脈剝離其實可以預防
▲主動脈剝離在血管裂開時,會產生像刀割、肌肉撕裂般的劇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主動脈剝離是一種罕見但致死率極高的心血管急症!在台灣,一年約有600多人發生主動脈剝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李穎灝提醒,最典型症狀是胸口突然出現撕裂般的劇痛,且可能延伸至後背,「前胸痛到後背」,隨著血液輸送受阻,全身其他器官都可能出現症狀。 據…
- 2021-11-19
- 陳 鈞凱
更年期忽略「八十腰」這數字 當心罹患三高慢性病風險高3倍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一定「腰」注意!國健署調查發現,國人45到64歲女性罹患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比例,分別為28.2%、30.5%、10.4%,約為35到44歲女性的3.2倍、2.1倍及3.5倍,且女性在停經後較容易出現三高、肥胖等問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提醒女性最簡單的自我檢查方式,若是超過理想範圍,即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
- 2021-10-31
- 陳 鈞凱
健康人勤運動卻猝死? 在家量血壓得懂「722」原則好逃過死亡陷阱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明明看起來很健康,沒有慢性病,也規律運動,怎麼突然就猝死?類似的中風、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等案例,不管是名人還是一般民眾都屢見不鮮,背後問題往往就出在高血壓長期沒有受到控制,想要自保,醫師提醒,平常在家就要學會「722」的量測血壓原則,掌握自身的血壓。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任林儀蒂表示,高血壓長期未控制…
- 2021-10-24
- 陳 鈞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