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專欄】澳洲的「總理失態」與「外交慘敗」 - 匯流新聞網

VIEWPOINT

【雁默專欄】澳洲的「總理失態」與「外交慘敗」
【雁默專欄】澳洲的「總理失態」與「外交慘敗」

雁默/自由撰稿人

上週談到澳洲與加拿大對華態度丕變,沒想到中澳之間又因一則漫畫而掀起了一週波瀾,還引起了西方多國加入。

論是非,澳洲軍隊在阿富汗的罪行是澳洲政府自己認證的,對錯根本無需辯駁,而袋鼠國不能接受來自中國的批評,惱羞成怒高調回擊,才是貽笑大方。

論外交攻防,澳洲總理莫里森對上大陸外交部發言人,兩者國際地位並不相稱,上士對下士,自降國格,則純屬外交愚行。且前倨後恭,先硬後軟,看不到完整周延的外交意圖,即興風格也反襯出一個發達國家不怎麼發達的文明態度。

論盟友反應,英美紐加身為澳洲白人「同族」與澳軍盟軍,一個鼻孔出氣不意外,雙重標準的文化特徵不奇怪,「五眼」齊瞠亦不算突兀,反正近現代版的盎格魯.薩克遜人就是這德性。比較令人啞然失笑的是法國反應。

以諷刺漫畫形式彰顯言論自由的法國,才遭遇了教師遭穆斯林極端信眾斬首的慘劇,馬克宏高調捍衛諷刺漫畫的文化正當性,強悍壓制穆斯林社區,卻在中澳諷刺漫畫事件上,稱趙立堅推特置頂的漫畫「令人震驚,評論偏見,並且侮辱了那些曾在阿富汗作戰的國家」。

問問穆斯林吧,除了盎格魯白人外,以諷刺漫畫助長偏見最著名的國度,不正是法國嗎?

整起事件所凸顯的「西式雙標」令人發噱,總歸一句,就是「見笑轉生氣」而已。嘲笑中國沒人權習慣了,怎受得了在人權問題上反被中國笑?而這也讓人看見了為何北京挑這事絕地反攻西方壓制,關鍵字在「人權」,背景則是高舉人權的美國民主黨回鍋,以及歐洲反制中國的策略鎖定於人權議題的新風向。

川普當政時,反華的西方政媒勢力一貫都以武器化的人權價值攻擊中國,但由於領袖川普的人權紀錄劣跡斑斑,這武器雖仍犀利,但使起來總顯尷尬。現下標榜人權的美國黨派當政了,西方反華勢力正在重新整備人權武器,磨刀霍霍向中國,因此至少在未來4年裡,這將是中西較量的重要戰場。

北京此舉,意在戰前練兵,準備打一場不見血的反擊戰,以降低人權議題在其經濟戰略上的障礙。這並不容易,但不能無所作為。西方在此事件上看似過激的反應,恐怕也是嗅到了煙硝味,而這些常年參與中東戰爭的國家,要挖掘其在戰場上的人權污點並不困難。

不過,引起「國際干涉」的澳洲總理,很快就軟了下來,顯示在人權議題之外的面向上,澳洲已無強硬反華資本,英美加遠水救不了近火,紐西蘭則太渺小。

人權齟齬,終究還是要回到實體經濟上搏輸贏,大哉問則是: 澳洲為何敢於做反華先鋒,又為何最急於撤退?

北京對澳洲的經濟制裁,上次已經談過,簡言之,澳洲出口依賴中國大陸的比例,大致與台灣相當,一旦遭到北京針對性打擊,經濟根本經受不起。再者,澳洲政經界並非全面反華,友中政治勢力是中澳關係裡的有效槓桿,北京只需要精準打擊反華勢力,在經濟上讓澳洲選民與資本家有感,政治就會加速變天。

有一說挺有意思,解釋總理莫里森為何敢於做美國的反華先鋒,要看澳洲經濟裡的資本結構,而不能只看貿易。該論點強調有「兩個澳洲」,一是依賴中國的「貿易澳洲」,另一個是依賴英美的「資本澳洲」,兩個澳洲注定了在對華態度上的矛盾與進退。

對華貿易佔澳洲出口近四成,進口二成六,佔GDP約11%,怎麼看,中國都是澳洲的經濟命脈。值得一提的是,「澳洲貨」對中國而言,幾乎都是可被取代的項目,不是非買澳貨不可。

然而另一方面,主導澳洲經濟的是英美,與日本的資本。英美日持有澳洲債券,股票的資產總額,高於澳洲本國人民,每年都得支付高額利息與紅利給海外投資者。換言之,澳洲經濟說穿了是靠賣天然資源,並引入國際資本在支撐的。

在此結構下,澳洲前十大企業有八家掌握在英美日的投資人手中。除此之外,澳洲媒體有六成以上是由美國資本所控制。無怪乎,澳洲難以擺脫英美,尤其是美國的掌控,哥哥們說要衝,小弟澳洲就得衝第一。

這樣的說法,雖有其道理,但解釋力仍然不足。道理很簡單,將本求利是商業天條,英美日的澳洲資本也高比例要從中國市場牟利,「貿易澳洲」受傷,「資本澳洲」也受傷,並不能完全將兩個澳洲一刀切,去解釋澳洲的政治矛盾。

精確說,在反華項目上,「資本澳洲」一旦衝過頭,「貿易澳洲」就慘了,不能不踩煞車服軟於中國,這較能解釋澳洲在對華態度上的矛盾結構。

只是,該論點預設了英美日資本的反華政治取向,恐怕也站不住腳,美國高通在槍林彈雨下也要供貨給華為,可見政治取向無法完全覆蓋商業利益,這才是實況。

故而,將政治的歸政治,澳洲的反華與髮夾彎,還是得從政治結構與其領導人的資質去解釋。簡言之,近年來澳洲是向極右政治傾斜,而莫里森則是資質不佳的政客。

近年澳洲政變不斷,在頻繁的政爭下,助長極端政治,澳洲政治領袖的品質也就每下愈況。從莫里森對上趙立堅一事即可看出,現任澳洲總理的情緒化與不智,隨即態度放軟,則完全暴露了澳洲外交策略的粗糙與理性缺失。

澳洲願意公開自身犯下的戰爭罪行,是值得讚揚的一件事,但一遭批評就惱怒,則暴露莫里森政府「罪詔己」的目的是討拍,而非懺悔,以致一夜之間,領袖高度就歸零。對北京而言,澳洲政治高層缺乏穩定性,屬不可控因素,也正因如此,在外交上就必須將態度徹底清晰化,紅線描得特粗,以期澳洲政壇自我警醒,莫持續處於狀況外的亂局。

美國翻臉後,中國發現以經貿依存對沖西方政治的人權攻擊,不是沒用,而是作用有限,想擺脫價值糾纏,只能直面人權導彈,從根源解決問題。

澳洲之所以是北京的「練兵」首選,除了此前莫里森的高調反華,地緣政治以及經濟依存度之外,澳洲政治的不確定性比其他「四眼」更高,不假辭色才能降低袋鼠國在對華策略上的誤判。說白了,中國就是不喜歡莫里森。

澳洲反對黨對於莫里森在漫畫事件上的失態,大加撻伐,認為這是完全不對等的較量與不及格的演出,反顯出中國的強大。可見澳洲還是有品質較佳的政治菁英,無論他們反華與否。將領袖格調提高,中澳關係不是沒有恢復正常的可能。

經此一役,西方現在知道中國將在人權議題上整軍經武了,細數本世紀以來的戰爭,中國都不在其中,以戰爭罪行論,誰是白紙,誰劣跡斑斑,西方心知肚明。因此想拿人權說事,得準備好面對北京羅列「白人戰犯」予以回擊的外交攻防。

只有澳軍犯下戰爭罪行?反人類暴力只有這些?問問中東人民吧。

新聞照來源:Getty Images

《更多匯流新聞網CNEWS報導》

【雁默專欄】「中天牛肉麵」少了哪一味?

【雁默專欄】五眼之澳加 為何對中國閉上了眼?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