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琦專欄】淺論老K九二共識如何新生與論述 - 匯流新聞網

VIEWPOINT

【胡文琦專欄】淺論老K九二共識如何新生與論述
【胡文琦專欄】淺論老K九二共識如何新生與論述

胡文琦/前中國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文史工作者

就讓筆者當烏鴉地提醒一下黨中央吧,日前,中國國民黨為了能「接地氣」的與時俱進與改革再造,特別召開了改革委員會全體會議,據悉,改委會分為財務穩健、青年參與、組織改革、兩岸論述4組,其中,在最引人關注的「兩岸論述組」上,改委會分別提出「堅持中華民國主權」、「保障自由民主人權」、「維護台灣安全優先」、「創造雙贏共享繁榮」等4大支柱,其中更強調「沒有中華民國就沒有九二共識」云云。

然而,這次由主席江啟臣發起領銜,並作為「起身砲」兩岸論述的「建議草案」,雖然經過召集人林郁方求好心切地召開6次會議後「初擬」,卻似乎被包含馬、吳、連等前主席,甚至是柱柱姐的「善意提點」,他們雖然沒有刻意要讓江主席「下不了台」,但很顯然地,前主席們的「不安疑慮」與「高度持保留態度」,最終只能讓江啟臣默然表示,在9月初的黨全代會前,他將到各縣市開會,並親自面對面聽取黨員的意見表達。

坦白說,江主席此次的「大力改革」,並且想讓中國國民黨能夠「欲火重生、另起爐灶」的起心動念當然是毋庸置疑,但改委會的「建議案」,之所以連「叫好不叫座」都無法順利達成,其中,最關鍵的原因仍在於他們又犯了傳統老K慣於「又臭又長」的老毛病,甚至還帶點知識份子傲氣地老以為自己可以「刀切豆腐兩面光」,且能「面面具到、誰也不得罪」的自我感覺良好嫌疑。

看看這所謂4大支柱外,還有更為「豐富」的「基本原則」和「優先行動」說法,諸如在優先行動上,認為應恢復中華民國在國際組織的合理地位、並且推動「兩岸人權協議」、推動設置「海峽兩岸意外防止機制和行為準則」,並且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制定「黨公職兩岸交流行為準則」等,然而,改委會不小心且不由自主的是,他們又再度陷入了「老太婆的裹腳布」的叨絮窘況。

講白了,一個好的政策、好的共識、好的中心思想,舉例來說最好就是要像女人的迷你裙一樣,要容易理解且能口語意會的「越短越好」,改委會不此之圖,卻再次像「作文比賽」般的「填海造陸與畫蛇添足」,真的不能怪前主席們都有一顆令江主席無奈的「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因為,上述落落長的說法真要普羅大眾能夠搞懂且知道其中的優先順序,那豈非太過不食人間煙火?光從現時網路直播,都要求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五至八分鐘的「網民耐性極限」,即應對國民黨的「新論述」有所啓發才是。

其實,老K真要與時俱進並賦予九二共識「新生命」的話,只須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地看看民進黨都怎麼做即可,說實話,從「凍結台獨黨綱」開始的務實路線與論述有機進化,從「台灣前途決議文」再到「正常國家決議文」等等,民進黨一向都只是機敏地「迎合現狀」,雖說在「究其實」後,最終仍是不脫「沒有等於沒說」、阿扁前總統曾云「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的殘酷真相,但果若「被扭曲的九二共識」無法化繁為簡,反倒越來越「高深」,也難怪國民黨的論述很難被一般老百姓「輕鬆理解」。

走筆至此,肯定有人會質疑,批評別人最是簡單容易,有本事就拿出解決辦法來,沒錯,筆者暫且先提醒老K一下,從蔡總統近期的「中華民國台灣」論述方法,將來將非常有機會且會漸進倒裝句地成為「台灣中華民國」,最終將只剩下「台灣」一詞。其實,真要比賽「誰最愛台灣」的話,九二共識、九二會談姑且不論歷史過程與相關函電往來的「事實」,老K只要「八字箴言」即可,那就是堅持並捍衛「中華民國、九二共識」即是正辦。講白了,海峽兩岸的政治人文與歷史糾葛已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麻花狀態,早已無法用「正常政治邏輯」來論理解釋。

簡言之,九二共識目前雖已被中共「片面緊縮與改變」,甚至是民進黨政府刻意的「偷樑換柱與替換」,然而,一方面「中華民國」仍是兩岸目前均認同的「國父」孫中山先生所創建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一直以來我們都擁有自己的主權、領土與人民,未曾被中共直接管轄過一天,至今實質存在且永續發展之中,因而,我們斷無將行走江湖已109年的logo與品牌,讓渡給建政於1949年的「後起之秀」中共,何況,「中共」本就不能代表「全中國」與其他的「十四億中國人民」。

此外,另一方面則是,即便蔡英文政府亦刻意將習主席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曲解為喪權辱國的「賣台九二共識」,唯蔡總統也仍必須妥協、接受「這個國家」的現在名稱還是「中華民國」,而這也是台灣目前最大的民意公約數所在。準此,堅持中華民國國名、堅持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華民國即是台灣2350萬同胞都可接受的「現狀維持」與「名正言順」所在,並無任何扭捏為難之處,有關兩岸政策論述,老K其實大可不必「為賦新詞強說愁與捨近求遠」啊。

新聞照來源:中央社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胡文琦專欄】 台灣還在口罩或防護衣的檔次徘徊?

【胡文琦專欄】「台灣環保聯盟」 真的夠了吧!?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