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失智了 是災難還是祝福?唐從聖這樣說…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爸媽失智了 是災難還是祝福?唐從聖這樣說…
  • 字級
爸媽失智了  是災難還是祝福?唐從聖這樣說…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李盛雯/台北報導

「能哄就哄,不能哄就騙,不能騙就威脅利誘。總之,照顧我失智爸媽,就是一個不斷卡關、不斷轉彎的日常;過程中,坑、矇、拐、騙、威脅、利誘,就看你怎麼用,我們是無所不用其極。」走過12年照顧歷程,家有一對失智父母的藝人唐從聖這樣說。

螢幕上嘻嘻笑笑,舞台上侃侃而談,人稱「從從」的唐從聖經常以失智症家屬身份參與各種公益活動,這一天也不例外,他以「失智友善推廣大使」的角色,出現在萬華剝皮寮的失智月活動現場,一上台就問台下的觀眾,「各位的爸爸或媽媽失智了,對你來說,是災難還是祝福?」人前的輕描淡寫、妙語如珠,藏著背後許多的眼淚和看不見的心酸。

家有失智者,故事實在太多了,隨便一開口,都是故事。

為了照顧媽媽,唐從聖還買了一隻鸚鵡。

從從的軍人父親先失智,經過爸爸這場翻天覆地的震撼教育,到了媽媽也失智,全家人反而有了經驗。「晚輩都不知道怎麼照顧失智症爸媽,是不斷透過學習、摩擦、衝撞,才逐漸走過來。從我媽媽開始,我們編列了很多課程,開始跟失智症協會、日照中心、長照中心有連結。我們後來才知道,她的人際關係很重要」。

「以前會把父親當成沒有行為能力,一出門所有事情都會照顧處理好,卻讓他失去一些動作、協調、腦力運作的機會,像是抽面紙這樣簡單的動作,我們都剝奪他的權利,導致父親的失智狀況從輕度變成中度。」「我母親一直控制在輕度,就是能做的,盡量讓她做,不管是拔菜、處理豆子、甚至是餵鳥,我們還買了一隻鸚鵡陪她講話。」

失智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說到哄,從哄到騙,一個階段,有一個階段的方式,而這些方式,也是慢慢摸索出來的。「以前說自己要撞牆,媽媽就會聽話,後來恐嚇這招沒用,就必須要改別招,要一直訓練自己,現在最好用的招數就跟詐騙集團一樣,都用騙的。」

「後來才知道失智症患者不能激。老實講,後來因為照顧久了,累積很多情緒,脾氣也來了,隔天一早又有工作,內容都還沒準備,很多事要做,媽媽就是不睡,我要怎麼回去?」從從的媽媽是台南人,有很多次,三更半夜了,媽媽想回台南的家,「媽媽不知道晚上一點想從台北汐止想回到台南眷村有多困難,覺得自己會買車票,不然就坐計程車,她覺得很簡單,但其實一出門就不知道回家的路了。」 一直認為自己脾氣很好的從從坦承,反覆的過程,持續的煎熬,他也曾經抓狂過,對著媽媽大吼叫。

演講的現場,經常有人問他,如何在照顧失智家人的同時,顧及他們的尊嚴?唐從聖總是說,每個家庭都不一樣,每個長輩也不一樣。

「我後來發現不能一概而論。每位長輩的個性都不一樣,接受程度不一樣,還有需要去達到平衡的狀態要花的時間、功夫都不一樣。」

「像我家,我爸是職業軍人,特別愛面子,不給插尿管,不包尿布。後來我們想出什麼辦法?不包尿布又失禁,走在外面一覺得要尿的時候有時已經來不及,有時候是不自覺已經尿了,那也就算了,有時候他突然想到:對!我要尿了,原本走路會怕跌到,他是一起身就衝了,衝廁所」。「我媽現在也是這樣,她怕這泡尿跟上次一樣灑在褲子上,所以為了保面子,她要衝,這一衝,一跌倒就麻煩了,所以她不知道去控制,最後也不要包尿布,覺得包尿布就是小孩子,我怎麼會跟小孩子、嬰兒一樣呢?」

「後來想了一個辦法,就是紙內褲,同樣的東西,然後我們不拿包的尿布,拿穿脫型的復健褲,就跟她說:這不是紙尿布,這是復健褲,用騙的、用遊說的、用哄的。」這些手段,每個長者要走到第幾步、第幾關、第幾招,才能夠接受?沒有人知道,「我爸願意包尿布熬了大概八個月到一年,期間有時候一包上去就脫,一直重複。那個是在打仗,看到他脫了,待會又尿褲子,尿了又會抓狂,就一直在恐怖的循環裡面,自己情緒也會上來。」

家有失智者,家人的支持很重要,外界的支持更重要。

「我覺得有經過專業醫生還有像這樣協會、基金會分享與介紹,甚至安排專業課程,真的有差,然後跟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照護者分享心情,有時候會發現是安慰別人的安慰者,有時候你是被別人安慰的。」

「我舉個例子,我在演講場合,三百多人,壽險業者,他們請了很多失智症家屬需要長照的。我只是想讓大家知道我狀況比你們慘,我家有六口人,三個人有身心障礙手冊,兩個是老人家失智,一個年輕的是洗腎,都要請看護,我家三個都達標了,你就知道多慘了。」

「請問各位,家裡有一個失智症的請舉手?三十幾個。兩個以上的舉手?全放下,剩四個。兩個就跟我一樣了。三個以上的咧?只剩一個女的,坐很遠,我就問你家是幾位?五位!我一聽快掉眼淚,從尾椎一陣涼到頭頂。一問之下是爸爸媽媽、公公婆婆還有一位姑姑,我能講什麼?只能說辛苦了;她居然回我三個字,帶著勉強的笑容說:不會啦,突然就覺得我家三張牌還好。」

「我們到處在給人家信心跟動能,結果竟然今天這位女士給我信心跟動能,我一聽覺得我還好。所以其實我說鼓勵家屬帶著患者走出來,跟其他家屬、患者交流,不管你是當被安慰者或是安慰者,都是有作用。然後在那個過程中你會交到朋友,有一些狀況可以問,可以有諮詢的對象,甚至是心情傾吐的對象。」

「我覺得那個過程蠻煎熬,但是有沒有專業的人或是諮詢、陪伴、診斷都很重要。我在這樣的活動中一直呼籲大家,真的不要抗拒,不要為了面子,包括我們對老人家也要面子,不是說不給他面子,而是要誘導他,忘記這個是面子問題。」「其實你真的要面子應該要穿這個,才會舒服、乾淨,然後不會失禮」。

唐從聖常說,照顧現在的老人,就是照顧將來的我們,「整個家全面投入備戰在失智症的醫療與照顧環境,真的很辛苦,看到政府在硬體設備及資源整合上有動作,現在希望能建構一個左鄰右社對失智症患者、甚至對家屬的友善環境」。

不愧是友善大使,從從也呼籲大家實際走出來參加活動,「這次在剝皮寮的活動,主辦單位想了很多點子,佈置了很多關卡跟環節跟去年又不一樣,希望讓失智症長輩跟家屬能度過一個愉快的週末,感謝上帝沒有颱風來,好天氣大家更能享受,剝皮寮保存了幾十年來的回憶,老人家在這裡可以找回許多過去的記憶,希望大家讓這些長者感受到人情、溫暖」。

新聞照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片。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不要忽略失智者的情緒 馬維欣:透過眼神依然能傳達愛
買東西出手豪氣說不用找 蔡詩萍 : 才發現丈母娘失智了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