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雁/氣學管理專家
你是不是也是經常憋尿一族?坐下來忙著忙著,就忘了上廁所;或想說忙完再去上,結果是幾個小時後;或者開會時間久,一直沒起來上廁所;有人為了追劇不想起來上廁所就一直憋著……
等終於要去上廁所時,竟然尿不出來,你的膀胱失憶出現閉尿,這樣會給尿道、膀胱帶來大問題;更嚴重的是,憋尿會使體內毒素無法正常代謝,經常這樣會帶給腎永久傷害,恐有洗腎風險。
還在忍到最高點嗎?你一定要知道的憋尿傷害
當你有尿意的時候,代表膀胱氣化完成,需要將廢濁之物,也就是尿液排出去。如果這時候你忍住不尿,膀胱的氣機就會失調,開合出現問題,想尿又尿不出,就像壞掉的水龍頭,而產生閉尿(尿滯留)問題。
閉尿,會給泌尿系統帶來嚴重傷害,膀胱與腎都會遭殃;就算當下沒有明顯的閉尿感覺,也多少都會有排尿不適感,代表身體已經在發出抗議了。
① 膀胱發炎
膀胱是中空的器官,可暫存由腎臟產生、經輸尿管輸送下來的尿液。如果你常常憋尿,使膀胱中囤積過多的尿量,大量的尿液停留時間過長,沒有正常排尿代謝,容易大量繁殖細菌,而造成膀胱發炎。
女生在炎熱夏天,私密處在比較悶熱的狀態裡,若再加上慣性憋尿,就很容易引發膀胱炎。會出現下腹疼痛、想尿尿不出來、排尿有灼熱疼痛感。若是經常憋尿反覆發炎,會使膀胱的彈性下降,而導致膀胱過動症、膀胱脫垂、尿失禁、頻尿等,更嚴重的是會進一步地影響我們腎臟的功能。
▲圖為白雁老師與學員
② 尿道感染
人體泌尿系統就如同城市的下水道管路,憋尿會導致管路阻塞,尿液無法將細菌沖走,大量細菌在尿道聚集,就可能引起尿道感染。
長期憋尿,尿流不通暢者,尿道感染的發生率較正常人高很多倍。一旦尿道感染輕則只有局部症狀諸如閉尿、頻尿、小便疼痛、血尿;甚至,可能引起嚴重的併發症甚至導致腎衰竭、敗血症而致死。
③ 傷腎釀尿毒症
腎藏是負責過濾血液中的雜質,透過排尿代謝體內廢物,憋尿會使累積的濁物,傷害到腎臟,造成腎氣虛弱。中醫說,腎為先天之本,當腎氣不足,將造成人的精力體力不振,所有臟腑功能也會減弱,影響身體各方面的健康。
一旦腎氣虛弱,無法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體身濁氣廢物,就無法透過尿液排出體外,當這些不該留在體內的毒物,不斷囤積在身體裡。久而久之,有人會出現蛋白尿、泡泡尿,甚至腎結石,更嚴重的會引發尿毒症,恐會造成洗腎風險。
▲圖為白雁老師與學員
固氣法,保養膀胱排尿的能力
工作再忙都不要憋尿,我建議,當感覺下半身有點僵硬、倦怠,就要趕快起來動一動,尤其慢運動對忙碌上班族保養膀胱和腎臟很有幫助。而氣功裡的「固氣法」,是保養膀胱、腎臟、改善排尿能力的功法。
「固氣法」源自我帶領的白雁氣功的「和氣舒壓法」簡單又方便。有心想要好好保養膀胱與腎藏的人,不妨給自己設定簡單目標,每天做一次,一次10分鐘,幾天後就發現腰部比較放鬆,代表你的泌尿系統功能,正在被調養改善。
和氣舒壓、大雁功,保護泌尿系統
學員劉小姐有膀胱過動症,一邊接受醫生接受治療的同時,也來我的白雁氣功上課學養生訣竅、練氣功,一路從和氣舒壓,練到EnerQi大雁之後。某天,又去檢查膀胱,發現脫垂情形已大幅改善。
和氣舒壓裡的周天顫掌式,能帶領身體從頭到腳,調動氣的循環,幫助代謝正常;而地環招式,透過雙手隨腰轉動,活化帶脈這塊,對泌尿系統有保護的作用。
EnerQi大雁功,通過排尿、出汗、哈欠,提升身體排濁力。其中抖膀一式,是以合谷穴對腰後兩腎上下搓動灌氣,可以鞏固腎氣,調節泌尿。
▲圖為白雁老師與學員
不憋尿、多喝水!那到底是要喝多少?
每天吃喝之後,不利於身體的毒素、廢物會經由腎轉化為尿液,再排出體外。維持正常的喝水、排尿,對身體的新陳代謝有很大的幫助,也可以避免膀胱炎、尿道炎找上。所以專家們都呼籲要多喝水…
但到底是要喝多少?水絕對是好東西,超越所有的液體飲料,無添加物的天然飲品,但是每天需要喝多少水,最好評估一下自身的狀況,並參考老祖宗所說「物無美惡,過則為災」的養生智慧。
水跟體液不同,水進到人體裡,需要五臟六腑的運化、代謝,其中又以腎臟的負擔最重,水喝太多,喝了就尿,代表身體其實不需要,過多的水讓腎臟不堪負荷、透支元氣,消耗身體的能量。
每天正常排尿量約在1000~1500CC,換算一個人一天的正常排尿次數大約是7次。一般來說,喝水後25到45分鐘排尿算健康的。如果每天維持差不多的排尿量,基本上不需擔心水喝的不夠。
特別提醒:生病一定要看醫生,並遵循醫生指示治療。而氣功運動,是養生的一種方式,可以用來輔助調理身體。
※「固氣法」小功法
※白雁氣功用簡單易學的方法,讓民眾學習自我保健養生的步驟。
欲了解詳情請前往:http://www.e-qi.org 或 撥打:02-25711222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照片來源:白雁氣功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