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跑越快越久」越健康日? 醫曝逾2小時反傷肌肉、關節及心血管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慢跑「跑越快越久」越健康日? 醫曝逾2小時反傷肌肉、關節及心血管

慢跑「跑越快越久」越健康日? 醫曝逾2小時反傷肌肉、關節及心血管 5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鍛鍊體能、減脂瘦身,跑步是不少人的首選運動項目,但跑得越快越久就越健康嗎?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奕仲解答,那可不一定!他提醒,有氧運動超過30分鐘,有助於提高身體代謝率,增加卡路里消耗量,最大程度地提高健康效益,但若超過2小時,則可能由於運動過量,反而對肌肉、關節及心血管系統負擔太大造成問題,過猶不及。

不同類型的運動,一般從學理上大致可分為:伸展型運動、阻力型運動以及有氧型運動。伸展型運動,包括:瑜伽、拉筋等類型;阻力型運動就是重力訓練,以增肌、塑形肌肉為主要目的;有氧型運動,則是訓練心、肺功能,維持血管彈性、促進血液循環、加強代謝機能的好工具。

施奕仲表示,慢跑就是一種頗具效率的有氧型運動。不過,每個人的運動極限不同,對於促進健康而言,並非挑戰巔峰就是最好,健康、安全仍是運動的基本原則。尤其,馬拉松選手心跳停止及籃球員猝死意外時有所聞。

施奕仲指出,關於運動強度,有個簡易的評估公式為最大心跳率 = 220–年齡。以一個50歲的人而言,他的最大心跳率應為170左右,若運動時的心率達到最大心跳率的65%至75%,就算是中強度運動;75%至95%則進入高強度運動。

施奕仲提醒,如果跑步時已達到170的最大心跳率,一般而言,此時對身體來說已是很大的負擔,建議就不該持續加速跑步,以避免引起嘔吐、頭暈,甚至突然誘發致命性的心律不整等相關心血管病況。

隨著科技的進步,施奕仲建議,許多運動手錶也具有心律與心率監測、血氧觀測等功能,能夠讓民眾在運動時隨時掌控數據,來適時調節運動強度。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背痛、下肢酸麻不當一回事 惡化「走不完10分鐘」才知這病上身!

台灣15-24歲染「梅毒、淋病」上升!最多增2成 女多於男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