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產後憂鬱症,不只女性有,男性也躲不過!董氏基金會今(2)日引用國外最新研究指出,除了常聽到女性有產後憂鬱症之外,新手爸爸在照顧新生兒時,也可能產生憂鬱症狀,且根據2020年7月發表於《男性及男性氣概心理學》的一項研究指出,產後憂鬱症狀常出現於對於伴侶關係有不安全感的男性身上。
父親節快到了,台灣少子化嚴重,政府近幾年祭出許多「催生」鼓勵生育的措施,也有越來越多的男性願意同時擔負照顧孩子的責任,但隨之而來的產後憂鬱症威脅男女都得注意。
這一份研究由瑞典隆德大學心理學系的學者以線上方式調查530名、家有新生兒的父親,結果發現,將近5分之1的新手爸爸出現憂鬱症狀;且當女性伴侶患有產後憂鬱症時,男性罹患的比例也較高。
研究進一步指出,引起新手爸爸憂鬱症狀的原因有2個,一是通常對於自己有較負向的觀感,覺得不夠好、讓他人失望或會離自己而去;一是擔心自己在親密關係中表現不好,缺乏自信下引發親職壓力的導火線。且值得注意的是,大多都未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該研究結果是個重要的提醒,新手爸爸的產後憂鬱除了對事物失去興趣、失眠、食欲不振、常常想哭、有負面思考以外,可能會用更多易怒、焦躁、沒有耐心等方式表現。呼籲只要是新手爸爸,可以先對憂鬱症狀有所認知。
特別是,葉雅馨提醒,若對於自己、自己的特質和能力有負面觀點的男性,通常相對於自己對他人的評價較高,因此常常擔心自己不夠好、擔心讓別人失望以及擔心別人會離自己而去,這種缺乏自信的情形,在新生兒誕生後要處理的照顧事情變多,更容易突顯。
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董旭英說,造成新手爸爸憂鬱的原因,還包括數點,第一經濟問題,即便夫妻雙薪,男性被視為一家之主,仍感到經濟壓力要照顧好妻子與孩子;第二分擔照顧責任,當孩子出生要分擔照顧,內心願意承擔但工作下來的疲勞,加上回家後的新生兒照顧,累積的疲勞逐漸影響心理;第三為照顧方式,周圍親友過多介入的指導,反而讓新手爸爸備感壓力;最後一點為家庭互動溝通的轉變,家人或伴侶會將焦點聚焦在新生兒身上,新手爸爸可能會被冷落忽略,累積的負面情緒易變成惡性循環。
董旭英表示,當夫妻有懷孕計畫時,需討論如何調配生活開銷,像國外旅遊可改為國內,善用身旁資源,如家人願意幫忙,理念契合下可考慮尋求他們的協助。尤其,新手爸爸不要過度壓抑情緒,可試著先找伴侶分享抒發,將內心壓力不適應拋出來,可用負面的用詞但避免抱怨或攻擊,一起面對這甜蜜的壓力。
董氏基金會建議,新手爸爸可以了解自己是否較缺乏自信,是否是個較負面思考的人,這會是非常重要的轉機,了解才能有因應策略,有時候自己做不好的事情,別人其實也是一樣的;且照顧新生兒的事項,可一一表列紀錄,可以釐清需要做、待做、已經做的項目並且和伴侶討論及分工,有助降低因無頭緒所產生的焦慮和不安全感。察覺自己若有憂鬱症狀時,要想盡辦法對伴侶、朋友及其他親人說出來,若症狀不見改善,則要尋求專業的協助。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