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當媽越來越晚,根據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內女性生育平均年齡已經來到32.12歲,其中年齡超過35歲以上者更達30.94%,是10年前的2倍。國健署警告,隨著生育年齡升高,準媽媽們的孕程及生產風險也隨之增加,想提高受孕機率其實有方法。
國健署去年8月就針對全台超過3000名準爸媽們,進行網路問卷調查,發現國內準爸媽孕前準備最想知道的兩大議題分別為「如何提高受孕機率」及「孕前(期)檢查是否需自費」。
幫助提高受孕機率可以怎麼做?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表示,首先要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準爸媽們除避免菸、酒及藥物等物質的濫用、也要遠離高溫環境、有害化學物質及放射性物質,同時得注意均衡飲食及保持理想體重。
其中包括每餐皆攝取全榖雜糧、豆魚蛋肉、蔬菜、水果、乳品及堅果種子等6大類食物,此外,也要注意調適情緒及壓力等心理狀況,讓身體及心理都保持在最佳狀態。
陳麗娟強調,其次要把握適孕年齡,不論是男性或女性,生育能力皆會隨年齡的增長而有下降的趨勢,考量婦女生育風險及胎兒健康,及孩子成長階段爸媽養育年齡的準備度、合適性、情緒穩定性等因素,鼓勵女性於20歲至35歲之間完成生育規劃;男性則建議在40歲以前完成。
另外,準爸媽們也關心孕前(期)檢查,需要自費做檢查嗎?國健署也給了答案,準備懷孕的準爸媽們,建議進行孕前健康檢查及孕前遺傳諮詢,孕前健康檢查項目包括基本身體檢查、尿液檢查、血液檢查、精液分析及傳染性疾病篩檢等,以瞭解目前身體狀況,提早發現、預防、治療孕期可能產生的疾病;如果家族或本人有相關遺傳疾病史的準爸媽,應進行孕前遺傳諮詢,確認夫妻雙方是否可能生育患有遺傳性疾病的孩子,及早接受相關治療。有些縣市有提供孕前健檢補助,準爸媽可洽各地方衛生局多加利用。
一旦進入孕期後,國健署強調,政府補助每位孕婦10次產前檢查、2次產前衛教指導服務、1次超音波檢查及1次乙型鏈球菌篩檢,另外,對年齡在34歲以上、本人或配偶家族有遺傳性疾病史等風險較高的懷孕媽咪,還另外有產前遺傳診斷檢查(羊膜穿刺)補助。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買的疫苗飛到哪了? 陳時中首曝難處:催貨總一句話被人堵住嘴
頭冒大片「微癢紅疹」好不了!他誤認溼疹拖數年 竟是皮膚癌前病變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