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66歲婦人,年輕時從事勞力搬運工作,好不容易退休了,原以為可以享清福,沒想到,原本感冒時嚴重咳嗽、打噴嚏才會稍微漏尿的狀況,卻越來越嚴重,甚至連走路都會有尿液漏出來,三不五時就要確認護墊是否全濕,苦不堪言。在台灣,據統計每4個50至65歲女性就有1人有應力性尿失禁的症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醫師程威銘表示,偏偏在這些人當中,只有不到3成會尋求醫療協助。但他提醒,像婦人這樣走路就會漏尿,的確比較嚴重,需要比較積極的治療。
什麼是「應力性尿失禁」?其主要因為年老退化、多次懷孕生產、肥胖,或是經年從事搬運負重工作,導致尿道周邊支持的組織鬆弛,或是尿道括約肌功能衰弱,造成咳嗽、打噴嚏等腹內壓力一增加,就可能導致膀胱內的尿液滲漏出來,產生尿失禁。
程威銘說,治療方式可分為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前者包括凱格爾運動與磁波儀治療等,好處是幾乎沒有什麼副作用,壞處是要有耐心,需要持之以恆才能見效;後者則以尿道中段吊帶手術為主,好處是手術後立即見效,壞處則是可能會有像是感染、網膜外露、疼痛,或是周邊器官損害併發症的產生。
以該名婦人為例,在接受了一陣子的保守治療之後,雖覺得有效果,但仍不夠好,一度猶豫到底該不該接受手術,最後透過醫病共享決策,在醫師協助進一步了解這兩種治療的差異後,決定接受手術治療,術後相關困擾也符合其預期的改善。
程威銘建議,有相關困擾者,應積極就醫,並可借助醫病共享決策輔助工具,配合衛教影片,釐清自己接受治療時的偏好與最在意的事情,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