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割不割?有研究支持割了有助預防性病。(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陳鈞凱/資深醫藥記者
男性的包皮,有沒有必要存在?一定要割掉嗎?看完台灣學者最新研究結果,或許你會下定決心跟這小東西說掰掰也不一定。因為研究發現,男同性戀不論1號或0號,只要割包皮,可以降低多達23%的愛滋病毒(HIV)感染風險,再次印證了過去研究證實割包皮有助降低異性戀感染HIV風險的同一結果。
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教授、愛之希望協會秘書長柯乃熒這一項最新分析國際間超過15萬人的文獻的研究結果,近期也已登上《刺胳針》系列的期刊之上。
柯乃熒說,早在2003年,相關研究即清楚證實,男性割包皮是預防HIV感染的有效做法,只不過當時研究皆是針對異性戀者所進行,而過去同性戀者之間預防效果有多少?一直沒有明確的解答。
在無法人體實驗的情形之下,柯乃熒與其研究團隊針對文獻進行統合分析,蒐集總數超過15萬人的資料,結果發現,男同性戀不論性角色為何,割包皮有助降低23%感染HIV風險。
尤其在那一些性病治療、篩檢、危險性行為防範資源較弱的中低收入國家,風險更可降低達到快接近5成;但高收入國家效果則不顯著。
割包皮為什麼有效?柯乃熒說,機轉已經十分明確,全因為包皮之上的病毒接受器很多,割掉它,不但有助預防感染HIV,甚至也能防範俗稱「菜花」的人類乳突病毒(HPV)、梅毒以及單純皰疹的感染。
柯乃熒強調,自己在2009年就曾力推割包皮政策,但當時不少醫學會仍持不同看法,甚或在男性怕影響性福的擔憂下,而不了了之,但現在研究結果、機轉皆十分明確,她將嘗試再次推動。
但醫師看法則不同,耕莘醫院泌尿科部主任廖俊厚強調,避免危險性行為才是預防性病的重點,不至於為了防性病就得一視同仁通通割包皮。包皮究竟該不該割,醫師判斷大原則仍是「是否易清潔、是否藏汙納垢」,且真需要割包皮者在青春期多半已因為容易發炎而早下手了。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相關新聞》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