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名壓力!研究:遭遇「體重歧視」者 死亡風險增60%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汙名壓力!研究:遭遇「體重歧視」者 死亡風險增60%
  • 字級
汙名壓力!研究:遭遇「體重歧視」者 死亡風險增60%

▲國健署呼籲民眾以正向行動消除體重汙名,健康減重沒煩惱。(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10月11日是「世界肥胖日」,國健署指出,南台灣小型研究顯示,有高達9成參加減重計畫的過重或肥胖民眾有受到「肥胖歧視」經驗,而經歷類似肥胖汙名標籤的人,常承受高度心理壓力,易有焦躁、憂慮、自卑、退縮等傾向,飽受校園霸凌,甚至有人因飲食失調惡性循環,而濫用藥物或有輕生念頭。

響應世界肥胖聯盟今年呼籲重視「終結體重汙名」(End Weight Stigma),國健署今(11)日提出包括:減少以負面言語或意象形容肥胖、建立支持性環境、避免孤立及排擠肥胖者的社會參與等3項正向行動,盼民眾支持。

什麼是「體重汙名」?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林莉茹表示,指的是單純因為體重的因素,而對於旁人有負面的行為或態度,許多證據顯示,尤其在職場、職業的諮詢、面試、雇用過程中,容易出現針對不同體重者的差別待遇。

美國2018年一項針對1443名大一學生進行為期9個月的研究就發現,受到體重歧視者,其憂鬱症狀明顯上升。

林莉茹指出,且在體重過重、肥胖被嚴重污名化的氛圍之下,有些人會刻意選擇忽視自己的體重變化,自暴自棄,讓健康情況持續惡化,導致重病及死亡的發生,美國大型研究就發現,遭遇體重歧視者會增加高達60%的死亡風險。

國健署表示,肥胖主要成因是不健康的生活型態造成,或是因疾病引起的病態性肥胖,除了病態性肥胖患者需要尋求醫療資源外,一般肥胖者建議以調整生活型態做起。

國健署並希望民眾以鼓勵代替偏見,減少以負面言語或意象形容肥胖,不要稱呼肥胖者為「肥仔」、「胖子」;不要幫肥胖者取負面外號、不要有肥胖者等於好吃懶做的刻板印象等,並避免孤立及排擠肥胖者的社會參與,可相約運動取代聚餐,給予支持性環境。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