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藍立晴綜合報導
台灣現有法律規範時常被批評跟不上數位金融的腳步,其中行動支付的推動更顯得太慢,匯流新聞網日前曾報導〈FinTech將帶來破壞性改變 台灣準備好了嗎?〉報導中指出,台灣相較於國際上許多其他國家在FinTech領域上跑得很慢,有必要加緊腳步。
不過,也有人提醒大家別對台灣金融科技發展感到太悲觀,根據《工商時報》,中信銀信用金融執行長劉奕成表示對台灣發展FinTech並不悲觀。
他比喻,台灣傳統金融業就像是「長輩」,壓制著「年輕人」金融新創科技,他指出,其實可為銀行業解決問題的區塊鏈才是金融業心中「有趣」的金融技術,台灣不必再走中國的P2P、阿里支付的套路,他表示P2P出現是因為大陸市場缺乏零售消金服務。
根據報導,台灣金融科技公司董事長王可言也表示,中國銀監會於8月24日公布的新管理規範相當嚴格,顯示中國將有在政策上介入金融科技的可能;
同時他也批評,台灣金管會公布的金融科技白皮書缺乏相關配套措施、沒有時間表說明什麼時候開放什麼業務。
大中國際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合夥會計師許伯彥則提醒,在小額借貸需求面上,要台灣別步入中國亂象的後塵,應加入「準金融產業」機制,監管方法要不同於一般金融產業。
因金融保護色彩重,FinTech在台發展緩慢,甚至曾一度陷入停滯,金管會日前大動作宣布了10大Fintech計畫,八月就舉辦了10場交流座談會。
新政府應和台灣金融業者們一同積極思考,該怎麼應用FinTech因應數位世代的金融需求,趕上世界的趨勢,才能不落人後。
新聞照來源:www.shutter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