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逾65歲9成難逃白內障   開夜車、打電腦怎挑人工水晶體?醫曝黃金準則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有影】逾65歲9成難逃白內障   開夜車、打電腦怎挑人工水晶體?醫曝黃金準則

【有影】逾65歲9成難逃白內障   開夜車、打電腦怎挑人工水晶體?醫曝黃金準則

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片003230725a10

▲人工水晶體百百款,怎麼選擇?台北長庚醫院眼科教授蕭靜熹強調,依個人生活型態需求最重要。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盧柏璁、蔡霈韋/台北報導

只要上了年紀,幾乎沒有人可以躲過白內障,台灣年逾65歲以上,高達九成都有這個問題,只是嚴重程度不一,現今白內障治療以手術為主,受惠醫療科技進步,手術時間短、傷口小且不需住院,植入的人工水晶體取代原有混濁水晶體,連近視、遠視、散光、老花等問題都能一併解決,但人工水晶體種類這麼多,怎麼挑?醫師提出四大方向的黃金準則。

台北長庚醫院眼科教授蕭靜熹表示,水晶體就像相機的鏡頭,本來應該清澈透明,讓光線可以進入、成像,如果混濁了就叫白內障,而最主要的原因跟年紀有關,理論上,每個人只要活得夠老都會有白內障。

白內障雖然是「老人病」,但也並非老年人的專利,其他常見成因還包括:先天性白內障、外傷性白內障、開刀或疾病、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等影響,尤其臨床發現,高度近視者白內障往往會提早發生。

蕭靜熹說,白內障來得不痛不癢,最主要症狀就是視力模糊,若覺得視力漸漸變差,好像有什麼東西遮著、出現疊影,都有可能是白內障特徵,千萬不要以為點點藥水就會好,因為目前沒有可以控制白內障的藥物,唯一治療方式就是手術!常聽說「 白內障熟了」就該開刀,什麼叫熟了?就是白內障影響視力到一個程度、影響到生活品質,就可以考慮開刀了。

白內障手術其實是眼科最常見手術,平均每十個開刀病人就有七個人是開白內障,也是醫師口中投資報酬率最高的手術,絕大多數只需簡單門診手術,不少人第二天直呼有如重見光明、色彩對比都變得鮮明起來。

不過,人工水晶體種類繁多,光健保分類就有五大類,如果再加上散光片,又可以細分成十大類。但蕭靜熹指出,不必看得眼花眼花撩亂,事實上,人工水晶體大抵是兩大項:單焦與多焦(老花矯正),人工水晶體的選擇可依據四個方向:方便性(未來想不想戴眼鏡)、對視力品質的要求、價格(經濟狀況、有無醫療保險)、眼睛本身狀況(有無動過雷射近視手術或其他眼疾等)。

蕭靜熹一一解說,人工水晶體不是越貴越好,人工水晶體之所以價格不同,主要是有不同功能,現代人生活多樣化,戶外活動、交通、看電視需要的是遠距離的視力,看儀表板、看電腦、烹飪屬中距離的視力,滑手機、閱讀、書寫屬近距離的視力。建議得依照個人生活型態及需求,從上述的四個方向一一評估。單焦的人工水晶體,視力品質最好,但只能看遠或看近擇一,其他距離仍得依靠眼鏡來輔助。

至於多焦(老花矯正)的人工水晶體,又可以細分三焦跟延伸焦距,前者優點可以兼顧遠、中、近距離的全方位用眼需求,但缺點也因為兼顧範圍大,焦點與焦點之間會猶如相機對焦般,會有模糊感,患者需要花時間適應,且因為繞射型設計,較有夜間炫光問題。且眼睛本身的條件要夠好(需眼科醫師評估),三焦的人工水晶體才能發揮其功用。

蕭靜熹說,至於延伸焦距的人工水晶體,能避開焦距轉換間的視力空檔,且最新一代已經有非繞射型設計,解決繞射型容易產生的炫光、光暈,視力品質直追單焦,適合夜間駕駛活動者,對於一些眼睛條件不盡完美的民眾也可考慮使用,不過,焦距只能涵蓋遠、中距離,但針對一般日常生活、使用電腦而言,中距離已經夠用,蕭靜熹甚至透露,同醫院就有眼科醫師在53歲那一年發現白內障影響視力,接受手術時就選擇了非繞射型延伸焦距的人工水晶體。

人工水晶體為何選擇多?蕭靜熹強調,這就代表沒有一個完美的答案,建議只能從中選擇最符合自身眼睛狀況及生活需求的平衡點,像是需夜間開車的人可能就要避開繞射型設計的人工水晶體,而目前國外也強調中距離視力(稱為「社交距離」)的觀念,以延伸焦距的人工水晶體為例,已能滿足大部分的日間及夜間活動。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鐵板燒店點「鱈魚」14家竟是標假的! 人从众牛排、大埔鐵板燒也上榜

彈藥庫爆炸傷最重2官兵 三總證實直觸火藥「兩人左手已部分截肢」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