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館高雄展區觸動未來客 世界客家博覽會展現族群共榮 - 匯流新聞網

LIFE

台灣館高雄展區觸動未來客 世界客家博覽會展現族群共榮

台灣館高雄展區觸動未來客 世界客家博覽會展現族群共榮 13

台灣館高雄展區觸動未來客 世界客家博覽會展現族群共榮 15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台北報導

世界客家博覽會台灣館高雄展區,今(11)天在桃園市開展。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以「原客快閃不插電合唱」揭開序幕,中央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桃園客家事務局局長林昭賢、美濃吉洋國小校長汪方川、吉東國小校長劉家宏、六龜寶來國中校長潘如萍等,帶領學生齊聚高雄展區開箱,期望將高雄客家文化之美呈現給參觀民眾。

桃園市府表示,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由今天起到十月十五日在桃園開展,是全世界首次以客家文化為主題的博覽會,以「Travel to Tomorrow 天光日个客家」為主軸,活動涵蓋兩大主展館、八大副展館及十七個衛星展區,依各展館特色,結合科技展出客家歷史、藝術與生活等不同層面精髓,讓參與者進一步瞭解客家多元面向。

「臺灣館」,則以「扎根與共榮:有客當靚」為題,描述在不同世代努力下,發光發熱的客家文化。副市長羅達生表示,高雄展區是整個台灣館最吸睛的,內涵非常具有文化素養,可見策展團隊嶺東科技大學及高雄市客委會的用心,來觀展以後就會知道,右堆地區文化底蘊如此豐富,希望大家來高雄展區走走。

中央客委會主委楊長鎮表示,高雄很特別,有來自純客庄的右堆客,也有來自島內移民的都會客,包含桃竹苗的北客、中客及六堆區的屏東和美濃客家人,後來形成四大庄頭;北部下來的客家人從事採樟工作,也對當時的樟腦產業貢獻很大,目前右堆展現出重要的農產品,還有文學、音樂的底蘊都非常深厚,這些都值得大家來看不一樣的高雄。

台灣館高雄展區觸動未來客 世界客家博覽會展現族群共榮 17

高雄市客委會主委楊瑞霞表示,位於台灣館的高雄展區,策展主題為「觸動未來客」,以「序曲1736」、「轉身1992」及「觸動2023」來演繹,整個場域以山、海、河流域的意象呈現,氣勢磅礡。例如序曲1736,講述右堆先民沿荖濃溪遷徙瀰濃山下,開埤作圳拓墾良田,重視文風的耕讀精神鑲嵌在聚落生活,本區用前導影片呈現高雄客家風貌。

至於原客快閃不插電合唱活動,則邀請了桃源區建山國小、六龜區寶來國中合唱團開場,以快閃形式,從展區四面八方聚集至高雄展區,天籟歌聲穿透整個展場,吸引民眾駐足觀賞,並由吉東國小小朋友擔任小小導覽員,向大家介紹高雄展區的特色,最後由美濃吉東國小小朋友帶來客家合唱表演,象徵原客融合,高雄市一個多元族群共榮的城市。

桃園市府表示,期望透過觀展者對於高雄展區的參觀體驗,對高雄客家有一個新的概念認識,客家不再是守舊、傳統的一群,而是熱愛土地,重視環境、教育與世界接軌的客家,透過高雄客家文化特色的呈現,讓觀展者想直接到高雄客庄一探究竟。

照片來源:高雄市客委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全面防堵假投資廣告 刑事局持續通報下架逾兩千則

通緝犯逛大街  巧遇巡邏警四目相交涉連續行竊被逮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