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雷明正/台北報導
疫情延燒全國,民眾熱衷於買防疫保單。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今(25)日表示,未來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不一定還能符合申請住院醫療保險金的理賠規定。因此要求金管會針對可預期的防疫保單契約爭議,邀集保險業者共商解決之道。
消基會表示,全台的保單量已達289萬件,若以1人1張保單來算,相當於有12.6%的國人買了防疫保單。但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近宣布症狀分流的醫療降載措施,預期輕症或無症狀確診的被保險者未來將會受到醫療資源的排擠,也連帶影響理賠權益。
董事長黃怡騰表示,醫院的降載措施,讓政府就推出一些中間過渡措施,這些收容機構固然是一種隔離狀態,可是到底算不算是醫院?算不算是住院?就有會產生爭執的可能性。
他提醒民眾在投保防疫保單前,先比較「隔離保險金」的理賠額度,其次為確認已投保的醫療險是否涵蓋法定傳染病及額度是否足夠。
消基會同時呼籲金管會,應儘速針對可預期的保險契約爭議,邀集業者全面檢視與調整保單契約未盡完備之處,以保障數百萬保戶的權益。
根據消基會統計發現,保險期間皆約定1年,如要續保則需符合個別約定,而每張保單的理賠範圍及理賠金額都不同,假如確診被醫院收治,進行14天的住院治療,可請領的理賠金額在新台幣1萬4千元到7萬2千元之間,確診保險金僅限請領1次,當中有一張保單約定,如契約生效前30天內,被保險人曾罹患同一種法定傳染病,則無法請領理賠。
另外,抽樣的8張保單中,僅有2張提供法定傳染病的隔離費用補償,但被保險人只有在收到政府隔離通知書處分而在家,或在指定處所隔離或隔離治療者,才可申請補償金,目前議論的封城或封區狀態,雖然同樣是在家隔離不能出門,但不符合隔離補償金的請領條件。
照片來源:消基會官網。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