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韋捷/台北報導
免學費、營養午餐全額補助是臺灣民眾對芬蘭義務教育的第一印象,其在全世界的國家教育排名更多次名列前茅,而隨著臺灣教改的持續進行,各國的義務教育也成為臺灣借鏡與參考的對象。為此,受到行政院科技部「千里馬計畫」補助的新北市清水高中數學老師陳玟樺,花了一整年的時間隻身留駐芬蘭,近距離觀察並研究當地的義務教育,並將其論文整理出書。
芬蘭義務教育與臺灣在制度上最大的不同,便是給予地方當局與學校極高的自主權。教育課綱仍然一致,至於要如何去實踐目標則放手讓各校發揮,其中引起臺灣社會議論紛紛的教科書審查,早在1994年芬蘭的教育改革就將其廢除,留下更多的則是教師在選擇課材上的彈性。更造就所謂的「一生一表」,既每個中小學學生都有屬於自己的課表。
在富有彈性的教育體制、明確具共識的課綱與靈活的授課環境之下,養成普遍芬蘭學生具備自動自發的個性,且有著深度的探究能力。課堂上大部分的評量方式不是大家所熟知的考卷與批改,有沒有正確答案並不是重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歷程與紀錄才是芬蘭教師們所看重的地方。
兩班制的授課方式是芬蘭綜合學校的常態,將原班級一分為二、分開授課,讓教師能有效掌握每個學生,並根據狀況提供引導與協助。更讓人驚豔的,多數芬蘭中小學生對於諸如管理家庭事務、版權與參考資料,對不同文化間同儕的差異都能有所瞭解,並體現在課堂與他人的相處上。
在義務教育的教學設備與資源方面更是供應無慮,電腦、平板早已成為芬蘭中小學生必備的上課配備,與在課堂上翻書相比,他們更習慣透過網路搜尋。儘管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電子器材與網路資源可以學習,但芬蘭的中小學教師也表示,當在教學途中碰到網路失靈時,往往也迫使她們必須臨機應變,同時學生課堂上玩手機的問題也讓他們傷透腦筋。
在臺灣,我們多半對於北歐國家的教育體系有著充滿近似神話的想像,兩者之間的差異也礙於距離的遙遠,只能透過媒體上少少的文字略見一斑。但若想揭開北歐教育的神秘面紗,想瞭解截然不同的教育體制實際運作的模樣,更多內容請參閱遠流出版的「我在芬蘭中小學做研究的日子」
照片來源:PxHere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