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鴻源/台大物理博士、大學教授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2023年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目前有7個國家通過安樂死合法化,如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哥倫比亞在2015年以前陸續通過法案,而加拿大、西班牙及紐西蘭則是在近年陸續通過。在先進國家尚且如此,何況其他落後國家?台灣又何嘗能例外?
因為在西方人的觀念裡,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過程,不應以人為方式干涉大自然的規律,活在當下才是最重要的事,所以當人久病纏身難以治好時,透過安樂死是最好的方式,否則對當事人與其家屬都是很殘忍的事。台灣著名作家瓊瑤就曾這樣對其子女說。
很多人對安樂死機構有很大的誤解,它們的宗旨是如何讓人活下去,並非想盡辦法讓人死亡。對於申請安樂死的會員,他們機構首先提供其他的解決方案,在確定真的沒有緩解病痛途徑的時候,才會協助病患走上安樂死這條路,畢竟大家都希望能有尊嚴地離開這世界,而不是要死不活、飽受病痛的折磨,最後還是得要死!
歐美國家的人均資產、社會福利與醫療資源等,都遠比我們好,人家尚且不願意看到病人與家屬一起活受罪,何況台灣呢?為何在台灣,只有軍公教人員可以無視醫療資源與公帑的浪費,而其他族群則不能?
許多網友也贊同安樂死立法,因為沒有人願意這樣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除非是有錢人。大家應該將心比心,不需要被道德綁架。與其長期折磨親人,不如安樂死,對自己與親人都是解脫,否則被病痛長期折磨的窮苦大眾,無法如傅達仁一樣遠赴國外尋求安樂死,往往以撞火車或跳海自盡,不是更痛苦且增加社會成本嗎?
最反對安樂死立法的是國民黨人,因為他們普遍有中國腐敗儒家思想,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損傷,還有支持他們的族群大都是軍公教,不只很多人很有錢,且退休後的退休金可以照顧其重病家屬,卻沒有考慮其他家境很差或退休金很少的族群,很自私自利。如一些退休的國民黨高官與退將,不是都活到上百歲嗎?
印度偉大詩人泰戈爾的(飛鳥集)有句詩:「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詩人通過「夏花」和「秋葉」兩個極其形象的比喻,優美而又含蓄地寫出了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格局。但其實它的後一句「還在乎擁有什麼」才是泰戈爾此詩的重點。「絢爛」也罷,「靜美」也罷,體現的都是過程,對擁有和失去的淡然,才是泰戈爾人生的大境界。
如果自己人生如夏花,曾經過得很精彩,做過許多有利於社會大眾的好事,那麼該走時何妨如秋葉一樣靜靜落下,化作春泥更護花?畢竟與其歹活憑添他人痛苦,不如好死,利人又利己,何必被道德所綁架?
總之,人雖然不能扮演上帝,決定他人的生死,但至少可以扮演佛祖,決定自己怎麼死,以結束漫長且無意義的痛苦,
並減少家人的負擔與醫療資源的浪費,安樂死是最好選擇。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