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自由撰稿人
你知不知道什麼是「量子觸療」?不知道吧?不妨感受下這段說明:
量子觸療利用量子時空聯繫的科學原理,透過治療者與宇宙部分共鳴的特性,將自身作為媒介,引導零點場(zero-point field)中生滅不已、取之不盡的能量。
以上這段敘述,你覺得是科學?還是奇幻?再給你一段敘述:
藉由「愛」的天生力量,我們可以積極有力地啟動身體本身的治療過程,從DNA到組織器官,全都輕鬆地回應「愛」所具有的治療性振動,實現自我療愈。
歐美目前已經進行過多項臨床試驗,在各級醫療單位透過護理人員、復健醫學或手術過程中使用而獲得印證。對各種疼痛或內外傷、骨傷、坐骨神經痛、頭痛、眼疾、心悸、脊椎問題,甚至是O型腿及其他疑難雜症,都有著意想不到的神奇療效。
這種提供以生命力能量為基礎而研究的新科學分支能量,又被稱為:生命力科學(Life-Force Science)
讀到這裡,如果你仍不覺得這是偽科學,詐騙,那你真的要小心了,「科學」會要了你的命。
由於深感假民調充斥,影響了自己的選情,韓國瑜號召韓粉抵制民調,並稱「得民調者,得痔瘡」。此舉引來「民調專家」譏諷,說韓浮游撼樹,甚至引來醫師嘲笑,暗示韓得焦慮症。
民調到底可不可信?若省卻一堆假設性推理,最簡答就是: 不可信。
這樣是不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呢?畢竟確實有長期做民調,並累積了公信力的民調機構。然而,你該這麼想,一群騙子裡,有一個誠實的人,你會認為那群人是騙子,還是老實人?既然公信力機構並沒有被保護,被高舉,被強調,而放任造謠民調充斥,稀釋了公信力民調機構的影響力,那麼我會認為這整個民調環境就是不可信的。
有一家僅在選前才做民調的大媒體,說蔡英文支持度49.95%,韓國瑜19.49%,這數據你信?那你是「理智信」,還是「情緒信」?或只是純粹智商低?
所謂民調專家言必稱科學,端出數學公式噴口水,請讀者細思本文所舉的例子,在一段奇幻的敘述裡,有很多看似科學的名詞,以及未經證實的擔保,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增加詐騙的可信度。
破解上述偽科學最簡單的途徑就是如下追問 : 量子與愛的關係,是否經過科學證實?若否,則一整篇敘述皆詐騙。
辯明真偽時,有下列不能或忘的原則,數字不會騙人,文字會。公式不會騙人,操作公式的人會。現象不會騙人,詮釋現象的人會。不合常理的解釋,就算符合科學驗證仍然不符合常理。
例如,有個據稱是台獨理論大師的,解釋一串民調數字,結論為「台北人最獨」,這話你信你就傻B了。試問,如果台北人最獨,會讓馬英九與郝龍斌連幹16年市長?是不是不符合常理?是,與常理衝突的數字必然有問題,若數字沒問題,解釋數字的人就有問題,總之,在這邏輯三角關係中,絕不會是常理出問題。
做民調有三個階段: 1. 定民調題目。2. 得民調數字。3. 解釋民調結果。這三個階段至少有兩個可以作弊,也就是1與3。作弊的方式是設計誘導性民調題目,以及曲解數據。基本上,只要題目作弊了,接下去的流程都會歪樓。
或云,民調數據會有誤差,但民調趨勢是足供參考的。所謂趨勢,若是指單一機構長期做相同民調,數據會累積出的曲線。若是指多家民調,即大部分民調單位得出的數據類似,足稱可信。
看似有理,其實也經不起仔細推敲,原因陳水扁有解釋,只要抽樣母體有問題,數據就會有問題,數學公式在此條件下亦失效。
以選舉民調為工具造謠,效果至少有兩種: 其一,降低搖擺選民的「搖擺度」,將情勢導向「西瓜效應」。其二,降低對手支持者的投票意願。這兩種效果白話說,就是用數字造勢,屬於一種心理戰。
既然民調已成為具有決定勝負影響力的選戰工具,作弊現象就很難杜絕,除非法律禁止在選前3個月公佈民調,甚至應長達半年。
觀察韓國瑜支持度最佳指標,不是看民調,而是看對手的表現。如果蔡英文連妙天這種吸票力不足的「組織」都要去討好,去收編,她的選情就沒有民調表現出來這麼樂觀。畢竟,妙天支持的對象在「九合一」選戰中敗給一個知名度為零的對手,這種小咖也去蹭,那是一票也不能少的概念,沒十足勝選把握的明證。
凡事只要過度強調科學的,都可疑,牽涉利益愈巨大,愈可疑。因此以民調預測勝負,還不如擲筊。
擲筊頂多只有50%的機率是錯的,而且較難影響選舉。民調有可能超過50%的機率是錯的,而且不同機構做的民調還會相互影響,致使錯誤率倍增。
綜合評估蔡英文的選戰表現與戰術,韓國瑜確實落後,但差距並不大。看民進黨集中火力猛攻吳斯懷一人,可見立委選情確實比蔡英文選情更糟。
物理變數少,人理變數多,物理用數學方法沒問題,人理就得用人間邏輯評估。民調是介於物理與人理之間的方法,「人」的可變因素降愈低,數字就愈準,反之,則偏差愈大。
總之,韓國瑜選前抵制民調是正確的策略,而由此也可見,他的支持度確實落後。
照片來源: 蔡英文臉書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