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近日氣候變化、早晚溫差大,小兒「哮吼」威脅也開始變大!新竹馬偕醫院就收治一名2歲小男孩,一開始發燒、咳嗽了4天,並出現食慾減退、呼吸急促等症狀,被診所醫師趕緊轉診,進一步胸部X光檢查果然發現已輕微肺炎合併哮吼,立即安排住院治療。而新竹馬偕統計,該院近3個月「哮吼」的病童比夏季增加約2.6倍。
新竹馬偕醫院醫師林千裕表示,「哮吼」好發於秋冬較寒冷的季節,常發生在6個月到3歲的幼童,典型的症狀為「像狗吠的咳嗽,聲音沙啞,吸氣時的喘鳴聲與呼吸急促」,尤其常在深夜發生。
「哮吼」症狀來得又急又快,醫院臨床統計,雖然大部份屬於症狀輕微者,但是約有1%的病童為急重症,嚴重起來可能出現呼吸窘迫、呼吸系統衰竭的現象,需要插管與轉送加護病房做進一步治療。
林千裕指出,以該名男童為例,幸好住院給予氧氣、點滴及抗生素治療之後,住院4天後就順利出院,病情穩定後轉回診所照護。
林千裕提醒,大多數「哮吼」是病毒感染引發呼吸道的水腫,造成呼吸道的阻塞狹窄,初期跟一般病毒引起的感冒相當類似,也會發燒、咳嗽、流鼻水,不同的是,3歲以下的幼兒通常呼吸道管徑比較小,當呼吸道的水腫阻塞變嚴重後,小朋友會開始感到呼吸困難。
家長得注意的是,這時幼兒在吸氣的時候會出現呼吸阻塞的聲音,需要非常用力才能把氣體吸進肺部,所以可以看到小朋友用力呼吸導致胸骨、肋間凹陷的現象。由於聲帶的水腫造成聲音嘶啞,咳嗽時就會發出類似狗吠的聲音。
林千裕說,兒童不是縮小的大人,兒童有其獨特的生理特徵及免疫特性,基層診所醫師平常第一線照顧這些孩子、熟悉其平時情況,當孩子病情變化,可快速判斷出是否需要進一步轉介治療;而醫院醫師借助基層醫師的轉介與說明,也能更快速掌握病人病況,透過完善的雙向轉診,有效率的溝通互動,縮短基層跟醫院的距離,更能保障病人的安全。
照片來源:新竹馬偕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近視一夜暴增「350變1100度」! 登山男不是高山症竟是這原故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