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用嘴巴呼吸」竟傷呼吸道! 台大名醫揭鼻塞小症狀藏大危機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有影】「用嘴巴呼吸」竟傷呼吸道! 台大名醫揭鼻塞小症狀藏大危機
【有影】「用嘴巴呼吸」竟傷呼吸道!  台大名醫揭鼻塞小症狀藏大危機

【有影】「用嘴巴呼吸」竟傷呼吸道! 台大名醫揭鼻塞小症狀藏大危機 5
▲台大醫院耳鼻喉部鼻科主任葉德輝(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程子奕/台北專訪

鼻塞只是小毛病,忍一忍、自然就會好?如果你也有這樣的觀念,遇到鼻塞就以嘴代鼻,使用嘴巴呼吸不理會鼻塞,國內名醫、台大醫院耳鼻喉部鼻科主任葉德輝警告,這樣的行為無疑是放任「病從口入」,尤其不少人有慢性鼻竇炎不自知,長期化恐致呼吸道傷害、氣喘發作壓不住等大危機。傳統治療鼻竇炎手術後令人難以忍受的鼻腫脹、淚流不止等陣痛期,讓患者卻步,然而在手術方式進步以及搭配止血劑之後,亦可免煎熬48小時。

鼻塞、動不動就感冒,老是一直吸鼻子,相信是不少人都有過的經驗,特別是在炎炎夏日,一出冷氣房,室內外溫差太大時,就容易引發症狀,但這些在一般人眼中的小毛病,背後可能藏著疾病大警訊。

30年看診經驗,葉德輝看過太多人忽略「鼻塞」,以為大不了只是改用嘴巴來呼吸,一拖再拖,結果害得自己陷入了時常感冒、反覆上呼吸道感染的惡性循環裡。甚至小孩子一旦習慣用嘴巴呼吸,少了鼻子抵擋外物功能,導致空氣中的微塵吸入肺部,引發臨床常見氣喘,一發不可收拾的慘劇。

追根究柢,全因為鼻竇「開口小、肚子大」像顆汽球的構造特性,鼻涕若卡在裡面出不來,長久下來就可能導致鼻竇炎,如果發炎時間不長,靠著口服抗生素及其他輔助藥物治療,雖有9成的人一周內可痊癒,但仍有部分患者拖到非動手術不可的嚴重慢性鼻竇炎。

葉德輝表示,鼻竇位置關鍵,若一竅不通,七竅都會不通,所謂的慢性鼻竇炎,指的是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以上,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又有鼻瘜肉,甚至引發鄰近的眼框、顱底出現感染現象,建議非動手術不可,唯有取出嚴重病變的組織、清除膿液,才能讓鼻黏膜過濾、抵擋外來物質,乃至嗅覺,發揮正常的功能。

提到過去的鼻竇炎手術,不少人先入為主,就是「折磨」兩字,連葉德輝都不諱言,儘管傳統手術已從30年前的「翻嘴唇」開放型手術,進步到利用鼻孔動刀的微創內視鏡手術,雖然傷口小了,但鼻子血流豐富,術後止血格外重要,常見止血作法得連續2天在鼻腔內塞滿紗布、橡皮套等填充物,再由醫師抽除,期間引起鼻腫脹、無法正常呼吸、雙眼淚流不止、進食困難等不適,甚至曾有病人開了一邊,下周就跑了,不肯再挨第二刀。

葉德輝強調,其實每人狀況不一,填充物要塞多久,從24到48小時不等,甚至有人不用填充物都可以。為了解決手術止血引起的不適,患者可選擇用於廣泛性出血的顱底手術的膠狀新型凝血酶止血劑,用於鼻竇炎手術,能迅速降低患者出血量,並減少相關併發症及大幅減低疼痛及加速復原時間,縮短住院天數。止血劑的使用,改善了過往要塞滿紗布、橡皮套等填充物,造成呼吸不順,也因不必移除,患者術後照顧也比過往容易。

葉德輝呼籲,民眾不要聽到手術就害怕,主動跟醫師溝通討論,選擇適合方式,積極治療,才能避免慢性鼻竇炎拖出大問題。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國三女生突變「大食王」體重卻不增反減 原來是甲狀腺亢進

流感、新冠雙重夾擊? 已過冬的南半球經驗「打疫苗非唯一解」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