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手抖」而已! 年逾65歲得懂的巴金森氏症6大警訊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不只「手抖」而已! 年逾65歲得懂的巴金森氏症6大警訊
不只「手抖」而已!  年逾65歲得懂的巴金森氏症6大警訊

▲(照/萬芳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巴金森氏症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在台灣,根據研究指出65歲以上民眾,罹患率約有1至2%,以此推估,國內估計有超過4萬人會遭到巴金森氏症的困擾。但巴金森氏症的早期症狀可不只有手抖而已,醫師提醒,其實巴金森氏症有6大警訊不能輕忽。

門診就有一名75歲病人,因為走路不穩、行動遲緩就醫,經醫師仔細詢問及檢查,一一揪出,原來也有輕微手抖,好幾次跌倒的經驗,診斷後確診為巴金森氏症,幸好經過治療之後,步態不穩獲得良好改善,生活也可以自理。

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奕辰表示,巴金森氏症最常見早期症狀,包括了手抖、動作遲緩、步伐變小即小碎步、身體僵硬及容易跌倒,所以民眾應該留意上了年紀的長輩,日常的身體變化。

除此之外,巴金森氏症病人有時會有健忘、情緒低落、憂鬱及失眠現象,甚至早期發生嗅覺退化或便秘,也都是警訊。

林奕辰指出,一旦發生巴金森氏症的表現,應該及早就醫,臨床上要確診必須透過諸多檢查,如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排除類似巴金森氏症的水腦症、硬腦膜下出血等問題,必要時還要安排多巴胺功能性造影檢查,偵測腦部多巴胺分泌神經功能,是否有嚴重退化。

一旦確診罹患巴金森氏症,林奕辰說,會以口服藥物治療為主,建議病人多做一些運動,在身體平衡及走路功能還好情況下,可打太極拳或跳舞,有助延緩症狀惡化,另外,病人多走路也是可行之道。

醫師臨床觀察,剛開始使用藥物,病人有時會產生噁心想吐及頭暈現象,少數有嗜睡現象,此時應該回診與醫師討論,是否減藥或更換藥物,以減輕症狀。若使用藥物治療效果逐漸降低,或出現異動,則應進一步由神經內科醫師評估是否採用外科手術的深入腦部刺激術治療,健保目前已給付大部分費用,減輕病人的負擔。

照片來源:萬芳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腦出血不怕「鐵勾勾腦」後遺症了! 台大微創開腦死亡率2.4%亞洲第一

高劑量恐傷口腔消化道! 北市「春捲皮」竟驗出違規防腐劑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