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付差額醫材訂「天花板價」惹醫界怨 衛福部長、健保署長都說話了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自付差額醫材訂「天花板價」惹醫界怨 衛福部長、健保署長都說話了
自付差額醫材訂「天花板價」惹醫界怨  衛福部長、健保署長都說話了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避免人工水晶體、心臟瓣膜、人工髖關節等民眾自付差額的醫材,在不同醫院間出現價格落差太大的現象,健保署昨宣布新政策,將從8月起公告統一「天花板價」讓同功能、不同廠牌的醫材適用同一上限,沒想到卻引發醫界怨言,認為恐劣幣驅良幣,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及健保署長李伯璋今(10)日都發言力挺政策。

健保署在歷經與醫界、業者長達一年半的溝通並取得共識後,日前公告8月1日起,只要是同一功能的醫材,不管任何廠牌,向民眾收取的差額上限都將一致,一舉解決過去不同醫院、診所收費價格不一,民眾得一家跑過一家比價的亂象。

首波納入的有8類、352項,包括:人工水晶體、特殊材質生物組織心臟瓣膜、治療淺股動脈狹窄之塗藥裝置、冠狀動脈塗藥支架、特殊功能人工心律調節器、治療複雜性心臟不整脈消融導管、特殊材質人工髖關節、調控式腦室腹腔引流系統。預估有89%醫療院所登錄品項的現行收費都得向下調。

沒想到昨消息一出,卻引發醫界反彈,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理事、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就認為將壓縮醫院經營空間,私立醫療院所協會也要求健保署再參納醫療院所及民眾等各界意見研議後,再正式上路實施。

陳時中下午在例行疫情記者會上亦被詢問意見,陳時中說,差額負擔的改革,涉及新興醫材很多,有些變化有意義、有些意義不大,因此根據分類、效果來分級訂定收費上限,且針對醫院如何以成本價、功效來訂定差額負擔,健保亦會介入監控,而不是單單依據品牌或廠商聲稱的效益來定價,以保障患者權益。

李伯璋強調,健保的改革,政府一方面站在醫界的立場,希望醫護人員都能擁有良好的工作環境;另一方面也得站在民眾的立場,畢竟在自費市場中,民眾是弱勢,部分醫材動輒2、30萬的自費差額,不是每一個人都很有錢負擔,健保針對給付的特材,不好的會取消,也會給醫界、業者合理的利潤,這個政策已經討論了一年半,也希望讓醫院、醫界滿意,不是胡搞亂搞。

李伯璋說,部分醫界的發言是誤解了,把自付差額的醫材與全自費的醫材混為一談了,抓了一段話就不斷放大,事實上,全自費醫材的部分,由各個縣市的衛生局在負責審核,這是二套制度,8月要改的是健保已經有部分給付、但還要民眾自付差額的部分。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接受徵召參選? 陳時中變了!一句「未來很難說」留無限想像

苦等不到「三採陰」有人住院80多天 台灣解隔離標準要變二採陰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