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示範杏鮑菇卡在食道的位置。(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中一名70歲老翁曾有中風病史,近2年來,每每吃東西就吞嚥困難,過年時症狀更是突然加劇,食物吃下去沒多久便吐出來,也容易嗆到,求助急診經X光檢查後,發現有肺炎表現,但因症狀不典型,醫師進一步胃鏡檢查這才發現原來有一塊杏鮑菇卡在食道。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黃建文表示,老翁確診為食道弛緩不能症併吸入性肺炎,所幸夾出杏鮑菇後,趕快以抗生素治療肺炎,並先暫時以鼻胃管進食。
令醫師訝異的是,從食道末端夾出的杏鮑菇,大小約3公分,且一整塊體型完整。原來該名老翁有腦中風病史,當時研判傷及吞嚥神經,醫師安排至復健科進行吞嚥訓練,但老翁沒有持續復健,2年來因吞嚥困難已暴瘦20幾公斤。
黃建文說,老翁的臨床表現與典型中風患者不同,若因中風致使吞嚥、咀嚼神經受損,恐怕連食物都無法吞下去,故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並會診肝膽腸胃科醫師進行胃鏡檢查,發現食道和胃交界處呈現鳥嘴狀,以致於食道充滿食物殘渣。
黃建文表示,食道弛緩不能症發生原因不明,通常每年20萬人約僅有1至2人罹患,當患者的下食道括約肌持續性收縮、無法放鬆,就會出現漸進式吞嚥困難,並伴隨胸痛、嘔吐、胃酸逆流、營養不良等症狀,通常從有症狀到確診,平均需要2年。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部長周立偉提醒,吞嚥復健主要目的為提升病人吞嚥進食能力,協助病人找到適合的代償進食方式,以減少吸入性肺炎或其他併發症的發生,並逐漸恢復用口進食。
黃建文強調,有吞嚥困難問題的年長者,千萬不可輕忽症狀,除了找出原因,更要配合醫囑積極治療,另外在長者食物的選擇和處理上應特別留意,才能維護長者及照護者的生活品質。
照片來源:亞大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口罩實名制查詢再進化! 每家藥局固定「開賣時間」即起也查得到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