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多為20到40歲上班族,常因出現疲勞症狀遭誤解。(示意照/台灣多發性硬化症協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雖然只有27歲,但腦部影像看起來卻萎縮像60歲」,多發性硬化症病患順銘(化名)早在19歲就陸續出現手麻腳麻、複視、疲累等症狀,但當下僅以為是課業、工作壓力大,加上長期久坐姿勢不良的後遺症,沒有多想,沒想到9年後卻突然癱倒在地,從此影響正常行走並造成記憶力衰退。
手腳麻、容易疲倦、走路不穩,都可能是多發性硬化症!台灣多發性硬化症協會疾呼大眾應對多發性硬化症有更全面的認識,才有助把握黃金治療期。
多發性硬化症(MS)是一種罕見的慢性神經系統免疫疾病,因為免疫系統攻擊包覆在神經外的髓鞘,造成神經傳導的異常及神經的破壞,而對大腦和脊髓造成影響,好發於20到40歲族群。
台大醫院神經部醫師楊智超表示,每一個患者受到損害的神經系統部位不同,所產生的臨床症狀及嚴重程度也不同,根據台灣多發性硬化症協會過去調查病友顯示,不少病人在確診之前都曾出現多種症狀。
該項調查結果指出,前5名症狀依次為:平衡力受影響或走路不穩、感覺異常(麻木、刺痛或灼熱)、肢體無力或不能走動、視力受損、容易疲倦。
楊智超提醒,由於這些症狀多重且與其他疾病症狀相似,導致許多病人常遊走於神經科、眼科、復健科、家醫科、風濕免疫科、精神科等診間,遲遲無法確診,加上確診前醫師需排除其他所有疾病的可能性,也增加多發性硬化症確診的困難度,國外研究統計,病人從症狀出現到確診平均需花24.9月。
楊智超強調,發病時的症狀常在1、2周後消失,之後再復發,因此民眾也很容易忽略,進而錯失黃金治療期,一旦未及早治療,可能導致神經細胞反覆損傷,喪失修復機制,留下永久性失能的影響,且多發性硬化症是一個持續進行性的疾病,持續治療也非常重要,才能減緩身體失能進展、降低復發次數、減少中樞神經新病灶的數目與體積。
照片來源:台灣多發性硬化症協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匯流民調】最新「仿國民黨初選」大選民調系列二 國民黨四大天王初選誰出線 韓國瑜、郭台銘對決態勢已成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