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靶狀」的皮疹是多型性紅斑的典型特徵,外觀有如射擊靶心。(照/龍厚玲醫師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4歲女童出現流鼻水和輕微咳嗽等感冒症狀,前後大約2星期,吃了一些常用的感冒藥後逐漸緩解,沒想到,之後卻突然發燒,還從軀幹開始往四肢出現大片紅疹,皮疹還漸漸形成特殊的、像射擊靶心一樣的「標靶狀」型態,嘴唇也開始出現潰瘍結痂,且持續擴散,就醫才知道是幼兒少見的多型性紅斑。
女童就醫時,身上滿布「標靶狀」的皮疹,最外層一圈呈較深紅色,接著內圈有一層淡紅色圍繞,最內側則是深紅色包圍暗紫色或水泡的特殊形態,看起來一個個靶心一樣。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龍厚玲表示,「標靶狀」的皮疹正是多型性紅斑的典型特徵,全身都有可能分布,皮疹可能出現輕微癢感或灼熱感,但大部分沒有症狀;部分人會伴隨黏膜潰瘍,包括口腔、眼睛、肛門或生殖器黏膜都有可能發生,若皮疹或黏膜潰瘍範圍較大,還可能出現全身性症狀如發燒、倦怠等。
多型性紅斑並不多見,根據臨床統計,每年發生個案僅約十多例,又以年輕成人居多,男稍多於女,小朋友病例少見。
龍厚玲說,多型性紅斑是一種全身型的免疫反應,可能因為感染和藥物而誘發自體免疫反應,包括占最大宗的單純性皰疹病毒、常造成久咳不癒的黴漿菌、水痘病毒、腺病毒以及EB病毒等;而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磺胺類藥物、部分抗癲癇藥物及抗生素也可能導致症狀。
像該名女童,龍厚玲指出,經多方面抽血檢查,最後證實是因為單純性皰疹病毒感染導致的多型性紅斑,經過保守治療及密切觀察,女孩皮疹逐漸消退,剩下少部分色素沉積,住院1周後順利出院。
龍厚玲說,大部分多型性紅斑的皮疹和潰瘍會在3到5天之內陸續出現達最高峰,接著在2星期內逐漸消退,通常給予支持性療法及症狀治療,減少不適便足夠,僅有極少數病例會反覆發作,1年多達5、6次。
醫師提醒,多型性紅斑初期由於「標靶狀」型態尚未成形,容易跟過敏造成的蕁麻疹混淆,但兩者不同的是,蕁麻疹會有強烈癢感,並且單處皮疹不會持續超過24小時。
照片來源:龍厚玲醫師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