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登革熱北部「蚊」不同 專家:防叮、殺卵這樣做才行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有影】登革熱北部「蚊」不同 專家:防叮、殺卵這樣做才行
【有影】登革熱北部「蚊」不同  專家:防叮、殺卵這樣做才行

▲專家提醒,北部登革熱病媒蚊為白線斑蚊,預防被叮咬及清除蚊子卵都要懂得方法。(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登革熱疫情過去多發生在南部,今年一反常態,集中在北部,迄今10例本土病例,就有9例在北台灣,尤其,新北市新莊區群聚感染已燒出第2波擴散,疾管署把矛頭指向民眾警覺性較低,光這幾天在新莊區就掃出大量「養蚊子」的積水容器。專家更提醒,北部的白線斑蚊在日出後、日落前有2大叮人高峰。

今年本土登革熱疫情出現北台灣「燒」過南台灣的現象,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強調,與北部過去較少發生本土登革熱疫情,以致民眾、醫師警覺性較低大有關係。

且新莊區興漢里、瓊林里等疫情熱區,皆被發現有斑蚊孑孓的積水容器,從戶外的帆布、頂樓水塔、排水槽等,到戶內的水生植物、神明廳花瓶都有,似乎也印證了疾管署的說法。

羅一鈞說,中央已要求地方政府強力執行公權力,希望能把新莊區疫情控制在第2波以內,目標希望下周不再爆出新病例,並在8月底前結束這一波疫情。

已前往新莊區協助巡視2次的台灣大學昆蟲學系暨研究所名譽教授徐爾烈也認為,當地民眾的警覺心還要再提升,應再進一步針對居家環境易忽略的孳生源加強整頓,尤其是2樓以上的盆栽水盤。

徐爾烈說,北部登革熱病媒蚊為白線斑蚊,主要棲息於室外,且多在離孳生源不遠、陰涼不通風處活動,日出後1至2小時,以及日落前2至3小時,是白線斑蚊叮咬高峰,戶外活動時,可視活動時間長短使用DEET濃度10至30%的防蚊藥劑,短時間用低濃度,前往高風險區或長時間在外活動,則用較高濃度,且最好先上防曬乳、再上防蚊液,對人體較健康,防蚊效果也較好。

斑蚊孑孓只要有0.5到1公分的淺水即可存活,徐爾烈提醒,千萬不要以為小小的盆栽水盤不要緊,每次澆花完畢,最好把水盤的殘水倒回土壤裡,才能避免養蚊子。

一旦發現已經「生蛋」的容器,也別以為把水倒光了就沒事,防蚊達人、疾管署科長王任鑫強調,蚊子卵在乾燥的環境仍可存活長達3個月,只要一碰水就會死灰復燃,因此務必要用菜瓜布仔細刷洗,而刷洗完的水也不要倒向水溝,該倒向土壤或地面。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