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大學研究:夜間吃宵夜易產生壞膽固醇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陽明大學研究:夜間吃宵夜易產生壞膽固醇
  • 字級
陽明大學研究:夜間吃宵夜易產生壞膽固醇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彥瑾綜合報導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工作時數長,不少人因此養成了吃宵夜的習慣,但國內日前有研究指出,夜間進食與血液中「壞膽固醇」的密度關聯性高,建議民眾盡量不要在晚間8點半後攝取高油、高糖分的精緻食物。

在16日舉辦的2016年公衛聯合年會上,陽明大學公衛研究所發表一份名為「熱量攝取時間與血脂代謝指標之相關研究」的調查,指出夜間凌晨進食可能與血脂代謝異常有關。

根據研究,若在晚上8點半到凌晨5點間吃下高熱量食物,血中的總膽固醇和(T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即壞膽固醇的密度會較高,每增加100大卡熱量就會上升3到6單位。由於膽固醇代謝有一定的生理規律,如果在晚間10點左右的膽固醇合成尖峰期間進食,脂肪將更容易被吸收,令肝臟產生更多壞膽固醇。

儘管有些人認為,只要控制每天攝取的熱量在一定範圍內,便可降低膽固醇的形成機率,但這起最新研究表明,膽固醇的形成與進食時間或許有著密切關聯。

負責研究的陽明大學公衛所助理教授陳信任表示,該研究以衛福部國民健康署2005年至200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樣本」為基準,排除其中患有糖尿病、心臟疾病與中風的成年人資料,選出1283人作為研究對象,根據他們24小時飲食狀況與體檢資料進行研究,並觀察其熱量攝取及血脂代謝指標,進而分析進食時段與血脂代謝健康指標的相關性。

不過,陳信任指出,該研究為短期的觀察研究,因此在夜間或凌晨吃下高熱量食物,是否一定會產生壞膽固醇,這部分仍需大型研究來進一步驗證。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受訪時說,吃下飽和脂肪會讓血膽固醇提升,而夜間活動量低、基礎代謝率下降,使得膽固醇較易生成,建議民眾睡前3、4小時就不宜再進食。營養師也建議,如晚間真的感到飢餓,可以喝牛奶或吃水煮蛋等清淡食物較為健康。

新聞照來源:www.shutterstock.com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