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洋與國際大廠合作深耕海外 林全:進軍國際需靠引路人是完全錯誤的 - 匯流新聞網

NEWS

東洋與國際大廠合作深耕海外 林全:進軍國際需靠引路人是完全錯誤的
  • 字級
東洋與國際大廠合作深耕海外 林全:進軍國際需靠引路人是完全錯誤的

東洋與國際大廠合作深耕海外 林全:進軍國際需靠引路人是完全錯誤的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

台灣東洋藥品公司董事長林全最近在法說會上表示,國際化是台灣東洋的策略,今年台灣東洋已首次取得第一張美國藥證,對台灣東洋海外佈局有重大意義;林全並透露,這款在美國獲得藥證的藥品是與國外大的學名藥廠合作,而這就是台灣東洋走向國際市場的策略模式,台灣生技業要進軍國際,是要靠自己有好的藥可賣,而不是找什麼「國際引路人」。

台灣東洋取得美國藥證的是,自製的治療急性骨髓細胞白血病的罕病學名藥Arsenic Trioxide,另外,台灣東洋另一項藥品Lipo-AB(兩性黴素)也可望在明年底前領取美國藥證,並有100萬美元的里程碑金收入,而Pegylipo(治療卵巢癌用藥)、Octreotide(治療肢端肥大症用藥)等困難學名藥,都有與國際大廠合作,也陸續收到簽約金或里程碑金。

近期因《生技新藥條例草案》修法,將CDMO納入租稅優惠範圍引起台灣生技製藥產業是否有機會打入國際市場的討論。據了解,前美時製藥執行長暨總經理史格瑞日前投書媒體,提出台灣產業須找「國際引路人」打入國際市場,文中並指先前Inopha AG與台灣東洋合作,是台灣生技業引進國際引路人的例子。

但Inopha AG是一家沒有受薪員工、低資本額的紙上公司,根本無履約能力,且Inopha AG負責人Denis與台灣東洋前董事長林榮錦涉嫌背信、違反證交法造成台灣東洋巨大損失,台灣東洋與Inopha AG正在訴訟中,台灣東洋也兩度發新聞稿澄清。

海外市場可帶來長期穩定的收益

有不少法人在法說會中詢問台灣東洋未來發展策略,以及海外營收占比等問題。林全對此表示,台灣東洋未來的發展不能只看國內市場,還要看國外市場。因為台灣藥品市場占全球市場比重不高,且其中又被很多原廠專利藥占掉一大部分,台灣藥廠在國內市場能發揮的空間有限,真正要發展就須走向國際市場,至於前陣子有人投書媒體指出,台灣生技進軍國際需要引路人什麼的,林全說:「那是完全錯誤的講法」。

林全指出,台灣藥品業到國際發展,須面對的競爭者不同,且各國對藥品的法律規定也不太一樣,要在每個國家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必須花時間學習並調整商業模式,這裡面很重要的策略是,不論是代理或自己研發都要有好的藥可賣,而這必須摸索並付出學費,但長期來看,一旦能在海外建立市場將可帶來長期穩定的收益。

台灣東洋目前有145張藥證,今年就拿到15張,其中只有3張是國內的,12張是海外的,台灣東洋已經認知到國際市場的重要,並一步一腳印走向國際市場。台灣東洋的困難學名藥前進國際市場的合作模式就是:跟有通路的大型國際學名藥廠合作。因為在美國或歐洲這種大市場,要做當地臨床實驗是很耗錢的,通常就是找大的國際學名藥廠合作,沒有必要再找什麼引路人。

台灣東洋這次在美國取得藥證的Arsenic Trioxide就是採取這種合作模式,未來的Lipo-AB也是採取同樣的模式,將來出貨自然就有收益進來,台灣東洋在這項合作中,不但有產品製造的利潤,未來還有權利金可收。

林全表示,Arsenic Trioxide是一個罕病藥,目前市場銷售不大,但台灣東洋取得這項藥證不是著眼在增加營收,而是利用這個機會,把在美國領取藥證的整個流程都做完了,證明台灣東洋是有能力的,接下來,台灣東洋後面還有幾個很重要的困難學名藥,若能順利在美國取得藥證,那對台灣東洋的業績將有突破性的發展。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弘志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東洋爆內線交易 林全首次談心情「蠻難過」

四處投書企圖影響司法 台灣東洋發存證信函控史格瑞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