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改了!非純米的「炊粉」又可改回「米粉」 - 匯流新聞網

LIFE

不改了!非純米的「炊粉」又可改回「米粉」
  • 字級
不改了!非純米的「炊粉」又可改回「米粉」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彥瑾綜合報導

米粉是台灣的傳統主食之一,過去大多以純米作為主要原料,但隨著食品技術進步,現在不少業者都會在米粉中加入玉米澱粉,由於煮久不容易糊掉,成本也相對低,令米粉無米成為業界的「公開祕密」。2014年,政府要求含米量不足的「米粉」須正名為「炊粉」,引起業者反彈,消費者也一頭霧水;經過兩年爭議後,政策又出現轉彎,未來將可改回原來的「米粉」標示,唯須標明含米量,以供民眾參考。

2013年,消基會與立委揭發部分米粉成分根本不含米,這時消費者才知道,原來很少有米粉能100%以「純米」製作;為達到品質控制,業者通常會將玉米澱粉與在來米粉混合,不僅煮食時較不易軟爛,還能大量生產以利開拓外銷市場。

為導正米粉不含米的標示亂象,2014年7月,食藥署要求僅純米製造才可標示「米粉」或「純米粉」,含米量五成以上標示「調和米粉」,不到五成則可標示為「炊粉」。然而,此舉引發業者強烈不滿,包括義美總經理高志明在臉書發文說,政府應尊重「民間古早傳統用語」,至少在沒有透過長時間教育宣導前,不宜強行強迫業者更名。

高志明強調,政府應該要求生產廠商負起「標示清楚」的責任,而不是大費周章地改名,令消費者混淆。他還舉例,太陽餅無太陽、蠔油只含少量、素蠔油無蠔油、鎮江醋非鎮江製造等,皆是「民間古早傳統用語」,強迫改名,可能難如登天。

此外,新竹市米粉公會指出,業者不得已更改包裝,採用水粉、炊粉名稱上市,反觀不少中國產品公然打著「新竹米粉」名號銷售,讓新竹米粉「正宗變山寨」,導致外銷產量大幅受阻,對傳統業者的傷害很大。

爭論許久後,食藥署今(22)日表示,未來相關產品有望改回「米粉」名稱,不過包裝須標示清楚含米量,目前已與專家、消費者團體和業者進行討論,但實際上路日期未確定。

食藥署副組長許朝凱說,目前初步討論訂定三個方向,一是外包裝要明確標示米含量,第二則是由新竹市政府、米粉公會等單位討論名稱、標示事宜,第三是由新竹市政府做認證標章等。

延伸閱讀:
匯流新聞網:北市抽查寵物食品 6成標示不合格
匯流新聞網:日核災食品疑慮未解 政府還要強渡關山?
匯流新聞網:別買! 海豹、海狗油保健食品重出江湖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CNEWS 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www.shutterstock.com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