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權條款
星期三 Wed. Dec. 18, 2024
Weather Widget by interconnect/it
HOME > 標籤 > 人工關節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83歲的鄭先生長期從事泥水匠工作,30年前在工地不慎受傷,右小腿骨折,卻忍痛遲遲沒有就醫,只是把走路重心轉移在左腳,長年累月下來,導致左腳踝退化,他只好再把重心再換到右腳,最後連右腳踝也退化,雙腳疼痛更加寸步難行,自費更換右腳人工踝關節後,左腳踝問題依舊未解,止痛藥都無效。 台中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醫師呂傳欽表示,鄭先…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中開始就是籃球員,加上從事室內裝潢工作受傷,54歲的詹先生去年5月膝關節終於承受不住,因為股骨軟骨破裂,持續疼痛,不但工作受影響,就連球場都去不了,以往在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下,只能保守治療緩解症狀,或是最終必須人工關節置換,而經馬偕醫院醫療團隊評估適合新的軟骨再生治療,取出自體的健康軟骨,處理過後再「種回」受損部位…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83歲男子,二年前因為右腳關節炎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沒想到後續卻反覆感染,持續清創長達一年,病情都不見改善,不僅腫脹、疼痛,甚至「細菌吃出二個大洞」怵目驚心還不時流出滲液,所幸,醫師費盡心思找病因,經多次清創、重新植入人工關節,這才免於截肢的命運,順利恢復行動力。 收治病人的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骨科部副主任謝明宏表…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換了人工關節,並非一勞永逸。一名70歲的婦人,近半年來就發現走路或是一久站,右側髖關節便會感到酸痛無力,甚至發燒、局部腫脹,就醫檢查後,這才發現原來是人工髖關節感染合併骨缺損,在醫師建議下,接受多階段性再翻修手術,這才一併解決細菌感染、骨缺損等困擾已久的老問題,術後重新找回好腳力。 原來婦人十多年前曾動過人工髖關節置…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20歲的小呈,是個喜歡跳舞的女大學生,卻有擺脫不了的雙側髖關節疼痛,一度無法繼續最愛的舞蹈人生,就醫才發現原來是雙側髖關節天生發育不良,髖關節接觸面積只有1.25平方公分,承受的是一般人數十倍的壓力,造成髖關節早期磨損,引起疼痛之外,還可能不到3、40歲就得置換人工髖關節,就算撐到60歲也得再換一次。 台北榮總骨科部主治醫…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膝蓋長期疼痛,疼到沒辦法走超過十分鐘的路!根據統計,退化性膝關節炎已經影響台灣將近5分之1人口的生活品質,也是造成老年人行動困難的五大原因之一。台北慈濟醫院骨科主任洪碩穗建議,為避免年老時關節的退化,平時可以多活動腿部肌肉與關節,加上大腿肌力的訓練,維持膝關節的穩定及柔軟度;另外,骨質疏鬆也是年長者需要留意的症狀,平時可攝取高…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重度血友病常導致承重關節病變,最壞狀況需置換人工關節。今年40歲的陳先生就是一例,因為左股骨頸壞死,就醫被醫師建議置換髖關節,且連雙膝關節也達到置換標準,原本擔心一次多關節置換手術風險太大,決定只先置換左側髖關節,沒想到手術後即因雙膝關節頻繁出血腫痛,嚴重生活品質,所幸經台北榮總血友病中心評估,一次接受雙膝關節置換手術,術後關…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總覺得走路卡卡,大腿外側和臀部有痠痛感,無法長時間走路?這些症狀一旦上身,很有可能是髖關節在求救,千萬不能拖!上班族張先生50多歲,就因為步行疼痛影響工作就診,診斷為退化性髖關節炎,且關節已嚴重磨損,評估需進行手術換髖治療,但他害怕太早置換髖關節、之後恐要二次開刀,只靠止痛藥拖了十多年,直到65歲退休後準備手術時才發現連另一側…
黃祥霖/振興醫院骨科醫學部主治醫師 末期的關節病變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可能發生,例如:運動員過度使用關節、因為意外事故受傷、自體免疫等內科疾病的後遺症或是骨腫瘤治療後的軟骨損傷,而造成疼痛、功能異常的關節病變。若發生嚴重疼痛變形的關節炎,手術治療是最終的選擇。因為全民健保的普及,台灣每年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數量排行世界前幾名,再加上科技進步,人工關節介面…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據統計,台灣每年有超過2萬人進行人工膝關節手術,7成民眾有關節疼痛問題。過去大家認為隨著年齡、體重,關節使用次數的累積,軟骨會隨著磨損與退化,不得不進行治療甚至開刀。不過德國醫學博士佩特拉.布拉赫特(Petra Bracht)認為,其實可以透過一套關節修復計畫,緩解關節軟骨承受的過大壓力,重拾靈活手腳,不用擔心面對手術帶來的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