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柏立談5G】5G元年報到 探索新科技的過去與未來  - 匯流新聞網

TOPIC

【劉柏立談5G】5G元年報到 探索新科技的過去與未來 
【劉柏立談5G】5G元年報到 探索新科技的過去與未來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胡照鑫、張華安、吳亞樺、李新琳/台北報導

台灣預定2020年上半年要完成5G頻譜釋照,今年包括美國、中國、韓國等國都將陸續啟動5G商轉,讓2019年堪稱5G元年。不過,5G到底是什麼?跟現有的通訊技術有什麼差別?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與衝擊?相信都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CNEWS匯流新聞網》特別邀請到台灣經濟研究院所長,台灣通訊學會理事長劉柏立,針對5G議題進行一系列剖析,希望從不同面向切入,帶領大家深入了解這項足以改變你我生活的新科技。

要了解未來,就要先知道過去,簡稱5G的全名是「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劉柏立表示,5G有三大特性:「大頻寬、大連結、低延遲。」

回顧第一代到第四代行動通訊技術,行動通訊是傳統電信事業服務的延伸,最初期的1G還是類比技術,出現在1980年代。劉柏立表示,其實日本在1979年就有1G行動通訊服務,1G最大缺點是類比訊號的國際漫遊能力弱,實用性不高。

「所以2G就針對國際漫遊功能加強,有日規、美規、歐規等規格。其中歐規的國際漫遊功能最好,因為北歐很多國家對行動通訊技術很投入,歐盟國家也有共同技術開發,所以國際漫遊功能明顯強化。」劉柏立指出,2G進入數位式訊號,也有簡訊(SMS)功能,影音品質比類比系統的1G要來得好。

3G的出現是鑒於1G在國際漫遊上的侷限性,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通信部門(ITU-R)從1985年開始檢討制定國際行動通訊標準規格,早期稱之為「FPLMTS(Future Public Lan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後因發音不順口,乃更名為「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2000)」,主要目的在於建立支援手機終端可隨時隨地在全球互連互通的國際標準。

取名「IMT-2000」的意義有三:規劃採用2000 MHz頻段、傳輸速率可達2000 kbps、以2000年為目標實現商用化。此是為第三代行動通訊技術(3G)之由來,實際傳輸速率在384 kbps至3 Mbps之間;傳輸延遲200毫秒,揭開行動寬頻上網時代的序幕,意義重大。

3G是針對行動寬頻所設計,剛開始有約2M的傳輸速率,但還不夠使用,直到3.5G傳輸速率才足以應付各項應用。「3G最具代表性,我認為是日本DOCOMO的i-ModeM,堪稱手機上網服務的先驅,讓手機上網非常方便。」劉柏立說,由於涉及國際標準,但因為日本在通訊科技的國際勢力不如歐美,因此3G在國際的普及率並不高。

3G技術應用最成功者,可以日本NTT docomo為典範。NTT docomo率先於1999年推出3G「i-mode」服務,是全球首見使用行動電話上網服務的創舉;日本3G技術雖然先進,但國際標準涉及國際政治勢力的影響,日本不如歐美,因此3G在國際的普及率並不高。

4G進入LTE技術,屬於All IP(全封包交換網路服務),劉柏立表示,到了4G時代中國開始具有優勢地位。「個人認為中國具有規模優勢,以2016年底資料來看,光是一家中國移動用戶的4G用戶數就佔了全球三分之一,三家中國行動電話業者的4G用戶加總起來,就佔了全球一半,以規模來說,中國最佔有規模優勢,因為行動電話也算是網路型產業,規模非常重要。」

邁入5G時代,科技又會邁入什麼新境界?請期待《CNEWS匯流新聞網》的【劉柏立談5G】系列,告訴你更多有關於5G的背景與發展。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劉柏立談5G】規模決定發展方向 美中貿易戰竟跟5G有關?

【劉柏立談5G】頻譜使用是關鍵 期待政府公布合理、有效釋照規則

新聞照來源:CNEWS資料照

【匯流筆陣】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