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藍立晴綜合報導
在美國,人們購物時通常是用什麼當作搜尋引擎呢?答案不是Google,而是Amazon。
9月27日,BloomReach公布資料,Amazon超越Google成為美國用戶在購物時首選的搜尋引擎。
BloomReach對2000名美國用戶的購物習慣進行調查,發現約有55%的用戶會選擇Amazon開始進行線上購物,去年此時只有44%。
BloomReach表示,Amazon已成為美國用戶線上購物時的參考點,用戶習慣先在Amazon上查看想要的商品規格及價格等資訊。
在購物時,選擇Google作為搜尋引擎的用戶則從去年的34%下滑至28%,Amazon成為購物時的搜尋引擎成長比率大幅提升,在這方面打敗了Google及其他實體零售店網站。
讀者可能會覺得奇怪,Google原本就不是電商公司,沒有成為用戶在購物時的搜尋引擎很奇怪嗎?雖然Google不是電子商務的一員,但它的最大收入一直以來都是搜尋廣告,根據7月份Alphabet發布的2016年第二季財報顯示,Google第二季總營收213.15億美元,廣告收入就達191.45億美元。對Google而言,用戶若是習慣直接打開Amazon網站搜尋,就會面臨搜尋廣告業務下滑的情形。
至於Amazon對零售商造成的威脅就更不用說,知名跨國零售商Wal-Mart、Target都為此推出免運費、2日內必送達的服務,還為此更換了電子商務部門中的高層,企圖對抗Amazon這隻大鯨魚,面對巨型跨境電商,會不會演變成對消費者而言CP值越來越高,服務好但價格卻越來越低廉,可事實上不利於產業發展的削價競爭模式?
雖然台灣因為地狹人稠,且便利商店滿街都是,取貨方便又快速,電子商務所推出的運送服務甚至3小時內就可收到貨,競爭激烈的程度不比國外低,不過,在Amazon進軍台灣之前,我們可以好好看看國外的應對政策與發展模式。
新聞照來源:www.shutter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