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數位身分證政策原定在2020年7月釋出,因民眾與學者對「個資保護」有疑慮,計畫最後喊卡,合作廠商也對政府進行求償;對此,行政院長陳建仁今(5)日赴立法院備詢前受訪表示,個資保護委員會成立後,再跟相關部會討論,是否有設立新式身份證的必要性。
數位身分證於2018年,由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推動,但因數位身分證存在資安疑慮,接棒者、前行政院長蘇貞昌2021年1月宣布暫緩。不過標案已發包,廠商求償5.26億元,加上過去採購的機器、場地、空調費共5.24億元,因此去年有媒體報導廠商要求賠償金達10億元。今年1月後,經過6次調解,政府和廠商已達共識,整體調解金額將在2億8000萬元。
今早媒體詢問,有關該筆費用是否全民買單?陳建仁表示,數位身份證這個問題,去年有媒體報導廠商要求10億元,當時他否認有全民買單的事情。他說,經過公共工程委員會與廠商協商討論後,現在已經達成協議,希望能夠在2.8億元以下,所以去年講的金額跟今年講的確實不一樣。
陳建仁表示,數位身份證的問題牽涉到個人資料保護的問題,政府會來審慎研議設置情況,在2021年時就是因為這樣的顧慮,所以政府當時暫緩執行數位身份證。
對於新式身份證是否有需要?陳建仁說,各界討論中,政府也按照憲法法庭解釋,需要保護個人資料,設立一個獨立監督機制,也在籌備「個資保護委員會」。他說,未來在個資保護委員會成立後,再跟相關部會討論,是否有設立新式身份證的必要性,將繼續研議,看最後決定。
照片來源:行政院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