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儒學還有生命力嗎?港台星學者弘揚儒學價值 - 匯流新聞網

NEWS

中華儒學還有生命力嗎?港台星學者弘揚儒學價值
中華儒學還有生命力嗎?港台星學者弘揚儒學價值

中華儒學還有生命力嗎?港台星學者弘揚儒學價值 5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中華儒學還有生命力嗎?五四運動至今逾百年,還是有質疑中華文化的聲音。

昨(1)日在香港法住機舉辦「致知論壇—儒家文化講座」,邀請香港、新加坡與台灣學者,通過線上線下作精彩分享,共同探討並指出中華儒學在現代社會的生命力。

儒家文化講座由南洋新加坡孔教會、法住機構、兩岸互聯網+發展協會,香港中國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財團法人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敢言智庫、財團法人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零傳媒與香港大學研究生會協辦。

香港中國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主席盧業樑表示,人類在當前時代生存之道是走向統合,走向統合之途非中國文化莫屬。希望大家重拾文化自信,重新宏揚儒家文明,為人類文明作出貢獻。

法住學會會長盧瑞珊指出,儒家精神是華人心底的價值磐石,支撐民族不斷開拓向前。在全球化的時代,儒學如何繼續發揮影響力? 應該如何傳承和弘揚儒學的價值?值得有識之士深思。希望通過三地學者的演講,從不同角度帶給大家更深的思考。

香港主講嘉賓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榮休教授、法住文化書院講席唐端正教授年逾九旬,在座談會上以「中華儒學還有生命力嗎」為題主講,表示儒家自孔子以降,其道統不以神,不以物為本,而是以人為本,尤講「天命之謂性」,因此儒家最高境界即「天人合一」,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他指出,歷朝歷代的政界名人與民族在中華大地被凝聚為今日的中華民族並非偶然,「是儒家的貢獻」,相較於羅馬帝國,中華民族之所以能成為大國,即是儒教的仁、禮樂之教所成就的。

儒學會過時嗎?他指出由過去百年歷史來看,不但把帝國主義趕走,更從一窮二白的社會轉變成小康社會,不可不謂是儒家的貢獻。唐端正進一步指出,當西方已關注儒教能帶來的影響,吾輩更不應將儒學束之高閣。新儒學學者不抱殘守缺,對中西文化有深刻了解,儒學返本開新,有生命力,可為人類和平作出貢獻。

新加坡主講嘉賓南洋新加坡孔教會會長郭文龍則以「儒學與新加坡的崛起」為題,說明新加坡雖微小島國,但成績卻是引人注目,他說:「身上均有著濃厚的儒家傳統美德」。包括慎終追遠、尊師重道等,以儒學作為安身立命的指導原則,而民間華人社會則有許多華團、華校與華報,以不同的面向出錢出力傳承文化。

郭文龍也分享已有107年歷史的南洋孔教會宗旨,其與時俱進地堅持守護中華文化的會務,展現儒學在新加坡社會的持久生命力。對未來作展望時,他提出儒學倘有政府支持,共同推動會有更好效果,同時表示希望推動在新加坡建立孔廟,擴大儒學影響力。

台灣主講嘉賓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兼任副教授賴岳謙,分享儒家發展及其演變,儒家特質,以及新儒學發展的必要性。他觀察近年歐美有系統地開始關注儒學,「民主政治的政治效能疲態已出現,歐美政治的家族化也開始出現,人民和政治的疏離感愈來愈重。」,並指出當今世界西方文化和儒學的分別,勉大家增強自信。他指儒學集諸子百家文化大成,其「己所不為,勿施于人」的利己利他,不弱肉強食的精神有很強生命力,境界比西方文化高尚。

談到儒學如何因應時代而與時俱進?賴岳謙指出新儒學發展中需自我批判、自我否定作為動能,「宋明理學以今日來看便是新儒學」形成新的生命力,源源不絕的生命力來自不停的自我批判。他並舉例:「為何明朝時要推廣學《詩經》?正因採自民間歌謠,反應了被統治者對統治者的看法。」探討了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因此儒學需要重新辯證,給予新的生命。

照片來源: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蘇富比X夏荊山 東西融合 領眾人重拾內心祥和
【有影】夏荊山大師以畢生創作精華 展現佛畫精氣神與深厚意涵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