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何豪毅/台北報導
我國遠洋漁業技術居世界頂尖地位,產值也為世界全三大,然而「血汗漁獲」的汙名也是全球知名,監委今(6)日舉行記者會說明通過糾正外交部、勞動部與漁業署,並透露美國有機食品大廠全食超市(WFM)資深副總裁甚至致函蔡總統,敦促我國重視外籍漁工勞動權益的問題。
「許多遠洋漁船一出海兩三年靠不了岸,外籍漁工也無法與家鄉聯絡,我們的船東就欺負人家,工作兩年只給人家三個月薪水」,監委蔡崇義透露曾訪視過的印尼漁工處境。
監委調查發現,有些漁工在船上只因為犯了一些小錯,就被船家持棍棒毆打,食物配給量少質差,連喝水也有許多限制,有漁工因為延繩釣的釣線斷了,就被船長用電擊棒朝胸口電擊,一直電到漁工站不起來,甚至有漁工被打死後冰到冰櫃裡,上岸後謊稱病死,情節駭人聽聞。
監委並透露,美國勞工部於2020年9月30日公布第9版「童工或強迫勞動生產之貨品清單」,首度將台灣遠洋漁獲列入清單,引起國際重視,美國有機食品大廠全食超市(WFM)資深副總裁甚至致函蔡總統,透過外交部轉交,敦促我國重視外籍漁工勞動權益的問題。
蔡崇義表示,美方曾公開質疑台灣的法官檢察官,對勞力剝削的認知有所不足。然而我國將外籍勞工的勞動剝削相關法律規範於人口販運防制法,導致有些司法人員誤認必須涉及人口販運才有相關法律適用,便以勞資糾紛申請簡易判決。
由於我國遠洋漁船為規避抽稅、法律規範等問題,往往將船籍登記於其他更為優惠的國家,產生「權宜船」(船東、船長、資金等皆為台灣所有,但船籍登記於國外),致使漁工不分我國外國,台灣政府均無管轄權,讓船東(資方)有了剝削勞工的空間,產生爭議。
調查也發現,世界知名企業皆設稽核制度,自我過濾產品來源與生產過程有無剝削勞工或汙染環境的問題,監委王美玉因此呼籲,我國遠洋漁業與相關政府機關,應重視檢討漁工勞動權益的問題,並檢討禁止權宜船這種百病叢生的制度,以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照片來源:資料照片、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何豪毅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